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已经向我们开启。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新闻传播方式由过去以媒体为中心的“单向”、“一次性”传播,转向多个中心并存、双向、互动、多次传播的新局面。新闻传播效果由单一清晰的“传播链”效应,逐渐转变成“舆论场”多点式传播效应。口耳相传的时代已过去,人手一个麦克风的时代已到来。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推出与获取的渠道不断增多,使信息“爆棚”式的增长。这源于新媒体具有“低门槛”“多渠道”“全方位”的特征,信息传播者变多,信息量增大,新闻视角多变,因而新闻事件全方位“无死角”地展现给大家出来。避免了事件的单一片面,增强了事件的客观性、真实性,可根据全面的信息作出理智的判断。从另一角度考虑,新传播生态下新闻把关也发生重大改变,新闻把关不再只是媒体编辑部一次性的专业把关,而是越来越成为一种过程式的集体把关。个人、政企机构成了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这些新型的传播主体并没有内部与外部的机构约束,不仅导致了新闻信息市场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原有新闻信息的审核机制。
网络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令新闻的获取、制作、编辑、传播从一种职业技能普及为每个人自由表达的必备能力,即“人人皆记者”。一方面,新闻的受众自身不仅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机制中的一环。新闻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从一对多的形式转变为多对多的形式,使得新闻信息传播越来越带有交流和情感的特征,更加符合受众者的口味。“民间记者”接近生活实景,在身边突发事件中可拿到第一手资料,他们由群体而非专业新闻个人而承担,对信息来源保持审慎客观,平衡听取对立观点,为公共领域和公众议程投入热情和能力,寻找无关私利的真相。这样的情况下,所得到的信息更接近真相。“民间记者”为职业记者填补了缺口,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将挖掘的“手”伸进更多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共同挖掘事实,伸张正义,也是一件极好的事。另一方面,“民间记者”与职业记者相比,缺乏专业的事实核查能力,缺少敏锐的洞察力和阐释力,因此“民间记者”难以处理复杂、深度的新闻信息,包括揭示原因、赋予意义等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的通过互联网病毒式传播放大虚假不实信息,不仅可能导致公众情绪恐慌,还会损害媒体、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推高整个社会的信任成本。还有出于公共利益、出于公心的无心之失,很多个自媒体是出于商业利益或个人利益捏造或传播虚假信息。在公关公司或者网络推手的策划下,有意识地炮制或传播吹捧自己或攻击竞争对手的不实之词。
从优势方面来看,随着互联网社会化、移动化趋势迅猛发展,传播方式逐渐由过去的“单对多”的传统模式,逐渐过渡到今天“多对多”、“单对单”、“单对多”等多模式并存的局面,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因科技的成熟与发展,迅速解决了经济、政治两大要素在媒体行业的影响。由于信息来源和发布渠道盘根错节,使得利益机构难以一手控制传媒。从而,新闻更具备“独立”“自由”,在新媒体时代可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劣势方面来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科技进步与成熟送来的“礼物”,它是基于网络新技术的使用和普及。而新的网络技术在冲破了传统瓶颈,此后将会迎来新的挑战。若有人驾驭了网络新技术的门户,一个难以想象、前所未有的结果将会面对,那就是信息的垄断,如当下众人皆知的互联网,一旦控制着网络传播入口的关键门户网站与某利益集团联手操纵传播,垄断信息,就有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信息控制和垄断,造成空前的危害。
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的发展与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各参半,就看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合理利用。(作者单位:太原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吉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