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卫生计生委下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内,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通过多项举措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
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
2018年,省卫生计生委直委管综合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要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
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开展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科学研究,不断建立和完善中医优势病种多专业联合诊疗模式;加强专病门诊、夜间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建设。
到2020年,全省所有三级综合、专科医院建立疑难病会诊中心或多学科诊断(MDT)中心,开展综合治疗。
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
在全省区域内,到2020年底,每县域或相邻县域范围内均建成1所初级卒中中心、1所完成认证的基础版胸痛中心、1所初级创伤救治中心,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推动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到2020年,全省11个地市均发布“卒中地图和胸痛地图”,各市至少有1所三级医院建立陆地、空中立体救援模式。
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可将社会办医院广泛纳入医联体。
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引导机制,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
到2020年,全省所有三级综合医院和符合条件的专科医院均要开展日间手术,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达到20%,并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的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肿瘤、儿童等专科医院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
同时要与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服务站加强沟通和协作,为出院患者提供出院后的后续医疗服务。
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
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检验报告查看、住院每日清单查看、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应用可穿戴设备为签约服务患者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指导,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
医疗机构要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应用智能导医分诊、智能医学影像识别、患者生命体征集中监测等新手段,提高诊疗效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配药发药、内部物流、患者安全管理等信息化、智能化。
以“一卡通”为目标,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
依托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委属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功能。
到2020年,全省三级医院实现居民健康卡(含虚拟卡)应用,实现市级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含虚拟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实现就诊卡整合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到2020年,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并逐步延伸至基层医疗机构;优质护理资源大幅下沉,县域医疗集团护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社区护理力量得到有效充实,护士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康复养老等领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加强医养结合联合体建设,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为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服务指导,延伸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医养结合护理服务水平。
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
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2018年,实现30%的二级医院提供药学服务;2019年,提供药学服务的二级医院数量达到60%;到2020年,全省二级医院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
到2020年,能够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个性化服务的医院覆盖全省所有三级中医医院和80%以上的二级中医医院;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服务的医院覆盖全省所有三级中医医院和60%以上的二级中医医院。
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全省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
全省三级综合、专科医院要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时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
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
医疗机构要不断改善设施环境,2018年,省卫生计生委将继续下发《关于做好医疗机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开展医疗机构环境卫生专项督导,通过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整治院容院貌,彻底扭转“卫生单位不卫生”的局面,塑造卫生计生系统的良好形象。
深入开展单位内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到2018年底,实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全省各医疗机构要注重路径指引与门牌标识清晰明确,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健康讲堂、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