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世界家庭医生日”。日前,记者从我省2018年“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暨基层好医生、好团队颁奖典礼上获悉,近年来,我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采取卫生+计生“两融合”、预防+医疗“双提升”模式,组成村、乡、县“1+1+X”三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以家庭为签约单元,家庭成员分类管理,重点人群优先服务,签约服务已经覆盖全省1700余万城乡居民。
分级诊疗落地见效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撬动分级诊疗的成效逐步显现,群众就医观念发生了转变。
在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较2016年同期增加1.6%。在农村,县域内就诊率提升3.84%。以39个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县为例,县域门急诊总人次上升了10.78%,县域就诊率达到89.19%,最高增长到93.8%,住院总人次上升了4.7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上升了14.98%,住院人次上升了8%。县级医院下转患者增加1060人次,增长了57.39%,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已经形成。
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精细周到
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全过程优势,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实做细城乡居民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在人均50元以上,服务项目扩展到14大类。
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全面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综合防治水平持续提高,积极为重点人群提供预防接种、疾病筛查、随访、干预等健康服务,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6.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7.7%,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7.0%,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进一步降低,有效维护了群众健康利益。
贫困人口健康保障更加稳固
我省建立了“健康扶贫双签约”工作机制,由家庭医生和乡村干部进行医疗救治和医疗政策的双重服务,组建了2.1万个村医村干“双签约”服务团队,签约因病致贫返贫困难群众36.07万人,开展健康咨询33.8万人次,上门随访37.8万人次,开展主题义诊1.08万次。
创新服务模式满足群众需求
太原市引入社会资本设立专项资金激励个性化签约服务,每签约1位居民,给予每年50元补助,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了81个高血压、糖尿病专家工作室,开展签约服务进机关活动。阳曲县通过云HIS平台实现了签约服务、健康档案、医院病历等互通互联。
如今,在我省,家庭医生“朋友”的概念和“健康贴心人”的服务模式深入人心,群众对家庭医生的知晓率、满意度和对健康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