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区域新闻·大同

浑源县裴村乡大桥村张存玉 ——创造幸福就不怕吃苦

  “500多只羊,500多口猪。对于一个从大山深处搬出来的贫困户来说,能做到如此规模,的确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也是咱村里的能人了。”浑源县大桥村支书郭德胜讲起张存玉的故事,翘起了大拇指。
  什么原因?什么时候?如此大规模的搞养殖?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张存玉,65岁,浑源县裴村乡大桥村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底彻底脱贫。
  采访中,笔者在养殖区内看到大大小小的绵羊、山羊,肉猪、种猪。据介绍,整个养殖区内,猪、羊的数量不下1000多头,五六个工人正处理各自手头上的活。一排排的彩钢屋顶在蓝天的映衫下愈发逞亮。听起家人的阐述,老父的执著,儿子媳妇的闯劲,全家人的参与,亲戚朋友的帮扶。如今的张家人可不像以前那样捉襟见肘了,院里停放的轿车、言谈语吐的底气、客商上门的采购,就连猪粪羊粪都是周边村民的抢手货。
  “生活是困难的,苦啊!”早些年时,四个孩子的张存玉为了生活受尽了苦。听老人讲起,二儿子在出生四十多天就发现不正常,为了看病,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再加上大山里的条件,吃水还得到山沟里去挑,种地全靠背,辛苦一年也挣不到几个钱,能养家糊口就算不错了。
  “创造幸福就不怕吃苦!”2012年时,闲不住的老张养了十来只羊,从此走上了养殖业的行列,可终因资金的匮乏,想规模化养羊的计划一直未能如愿。2015年时,国家出台了好政策,扶贫贷款解决了所有烦恼,老张的养殖业逐步发展壮大,几十头,几百头,规模大了,想法多了。这让外出打工的大儿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帮老父一把吧。
  如今的养殖场在儿子张喆的参与中,已初具规模了,在县国土局和县乡村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春辉养殖专业合作社建在了县城内地广人稀的北坡区,羊多了,猪也满圈了。(杨钦)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7-03期

  • 第2018-07-02期

  • 第2018-07-01期

  • 第2018-06-30期

  • 第2018-06-29期

  • 第2018-06-28期

  • 第2018-06-27期

  • 第2018-06-26期

  • 第2018-06-25期

  • 第2018-06-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