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云州区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联系、服务和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流而不散,发挥作用。
一是“台账式”管理,准确掌握流动党员信息。以区、乡、村三级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村名单、乡台账、区信息库,详细记录流出党员联系方式、住址、从事职业和就业单位,以及流入地党组织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并适时更新。目前,全区176名流动党员全部纳入台账管理。
二是“保姆式”服务,及时解决流动党员困难。党支部指派专人,主动联络流动党员和流入地党组织,了解流动党员思想动态、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村干部和党员,服务流动党员留守在村的亲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确保流出党员在外安心工作、生活,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使流动党员身在外、心向党。
三是“创新式”教育,按时组织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针对流动党员特点,由党支部指定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及时沟通联系,不定期向流动党员传达党支部近期工作任务和支部决议等,使流动党员时刻掌握组织工作动态,做到流而不散。同时,创新形式,利用远程教育平台、QQ群、手机微信等媒体,开展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有效解决流动党员集中难、学习难问题。
四是“亲情式”联系,发挥流动党员作用。各农村党支部在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召开流动党员座谈联谊会,让流动党员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以“回报家乡,奉献家乡”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利用在外工作获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创办致富项目、兴办特色产业、提供发财门道,为家乡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事业做出贡献。 (魏军 武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