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支90多人组成的队伍里,既有省工商局驻隰县包村工作队又有隰县组织部等相关部门,还有隰县六个村的村干部,他们千里迢迢、风雨兼程来到这里 ——
雨,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直到7月13日早上也丝毫没有停的意思。天空灰蒙蒙,像掉了底的水桶。两辆临汾牌照、载满人的大巴车,穿过雨雾,稳稳地停在汾阳市贾家庄展览馆的停车场。从车上下来的一行人冒着雨、排着队快步走进展览馆的大门。
原来,这些远道而来参观贾家庄村史展览馆的客人们,是省工商局驻隰县包村工作队18名队员、隰县组织部三支队伍管理办公室、县下乡办、县脱贫攻坚督查局以及城南乡政府和六个村支书主任党员骨干等90多名党员干部们。他们在省工商局驻隰县包村工作队队长解宏伟的带领下,风雨兼程,来贾家庄村取经。
脱贫攻坚,先要解放思想
早上出发前,看着越下越大的雨,解宏伟曾有过些许犹豫,但一想到隰县脱贫攻坚工作即将迎来的“大考”,他还是毅然决然带着大伙儿风雨无阻地来了。
作为省工商局驻隰县包村工作队队长的解宏伟还有两个头衔,一个是上友村第一书记,另一个是驻上友村工作队长。从今年4月驻村扶贫至今,既要做好上友村的帮扶工作,又要统筹协调六个村的帮扶工作,为民所急,为村所思。和村民们摸爬滚打了两个月,已经让他摸清六个村的基本情况。
原来,隰县脱贫攻坚工作在今年10月要迎接“省考”,明年要迎接“国考”,夯实脱贫摘帽的基础,已经迫在眉睫。根据隰县要求,从6月4日到8月31日对“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实行回头看,对照贫困村退出13项和贫困户退出5项指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以帮扶工作的精准度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以帮扶干部责任感提升群众获得感,进行“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实”百日活动。为了六个村能顺利通过,解宏伟作为包村工作队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据了解,省工商局驻隰县包村工作队由原来的6个人包6个村,扩编为每村3人共计18个人,于4月27日压茬入驻隰县城南乡上友村、五里后村、曹城村、李城村、庞村、坊底村六个村。18名队员的到来让这些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快马加鞭。
“我们要想打好脱贫攻坚翻身仗,就必须解放思想、开阔眼界,走出去,引进来,借船出海。治穷病,拔穷根,摘穷帽。”解宏伟说。
背水一战,壮大集体经济
贾家庄村位于汾阳市,2016年底,村集体固定资产近6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作为全国农业战线先进典型,贾家庄村治水改碱拔穷根,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多种经营,数次受国务院嘉奖。改革开放以来,贾家庄村“两委”班子把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同本村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一无矿产资源、二无独特优势的条件下,全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蓬勃发展。
在贾家庄展览馆的大厅里,90多名党员排列整齐,举起右拳,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干部们取出“向贾家庄村党委村委学习致敬”的红色横幅,并由山西国腾科技有限公司敬献“助力脱贫攻坚爱心回报社会”的锦旗。
贾家庄村为什么总能做到老典型有新发展,紧跟时代不断前进?贾家庄村的精神,我们到底学什么?
展厅里,90多名党员认真聆听介绍,细致学习每个时期每一份历史资料……五六十年代贾家庄村的落魄与贫困,让众人唏嘘不止;对比新时代贾家庄村的富裕与团结,又让人震撼不已。在八号展厅里,党员们全神贯注地学习各级领导对贾家庄精神内涵的批示,认真体会这支团结奋进的两委班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精神,用心感悟党员干部“背水一战”,献出个人企业,为集体提供原始积累的无私,由衷赞叹改革开放以来贾家庄村悬殊巨大的各项经济指标示意图。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边用手机记录拍照一边小声交流心得体会……认真学习贾家庄村在村支两委带领下的艰苦创业史和建强基层党组织、壮大集体经济的做法、产业项目发展的历程。
山西国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建西说: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家,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发挥自身优势,回报社会,扶危济困,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层党建,共同富裕基础
听了原贾家庄村党委副书记张增亮的专题辅导《贾家庄发展与贾家庄精神》,观看了专题片《走在大路上》和微电影《印象贾家庄》后,90多名党员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以农为稳,以工为富,以商为活’这十二个字以前曾听过,但这次在贾家庄参观考察让我有了深刻的理解。”城南乡人大主任薛燕龙说,贾家庄村基层党建工作很科学,且能长久坚持下去,这些做法非常好。尤其是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服务老百姓的精神和方法,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从1982年开始担任村支书的隰县城南乡李城村支部书记王建新干了快五十年。李城村在他的带领下,从当年的光棍村发展到如今,变化翻天覆地。参观贾家庄酒厂后,王建新感慨万千,“这次活动相当有意义,让我们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尤其是贾家庄村支部书记挺身而出的奉献精神让他深受感动。王建新说,贾家庄模式让我体会最深的有两点:第一,农村还是要走集体经济道路,只有集体的力量最强大,单打独斗一定不会有大发展。第二,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是核心,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就不会有好的发展。农村有了好班子,好队伍,不管干什么都能干成。
上友村支部书记任伟斌说,省工商局驻隰县帮扶工作队组织我们到贾家庄参观学习,感触很深。要发展集体经济让老百姓全富起来,该怎么干?首先就要加强党的领导,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动下,带动全体党员和村民以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友村于2016年集体脱贫,但这几年在集体经济方面抓的还是不够,虽然有了玉露香梨的主导产业,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但还是比较薄弱。近两年,我们在省工商局的帮助下,建立光伏电站,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
今年我们准备建设果品交易市场,做好产业后续服务,建立恒温库,减少果农后顾之忧,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我们也要向贾家庄学习,壮大集体经济,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把集体资产统一起来,带动村民全体致富。向他们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把全村带到致富上来。
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者解宏伟说,村民要解放思想,县乡干部同样要解放思想。贾家庄村的奋斗史和经验正切入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实际,所以特意组织此次参观学习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六个村的基层党建,以村党支部村委会为引领,以村党员骨干为抓手、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隰县精准帮扶、脱贫攻坚、顺利摘帽,就是要异地取经,回来因地制宜,撸起袖子加油干!
本报首席记者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