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民情 解民忧 办实事
一年半没有自来水,村民依靠旱井生活,群众反映强烈……
北大安村是国家级贫困县——壶关县店上镇的一个行政村,距壶关县城10公里,是店上镇的北大门。因村南有座清朝时期建成的桥梁——大安桥,故桥北村名北大安。该村317户,860人,1233亩耕地,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贫困人口362人,2016年整村脱贫。
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驻村帮扶工作队自5月进驻北大安村工作以来,听到反映最多的是居民吃水问题,饮水工程虽已到户,但因主管道破损失修、部分村民拖欠水费等多种因素叠加,造成较长一段时期吃水靠存积雨雪水为主,饮水安全和灌溉耕作得不到有效保障,村民们对此反映十分强烈。为了让村里每个村民都能尽快吃上干净水、放心水,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包村、驻村工作队及时响应百姓诉求,把村民安全饮水作为近期脱贫攻坚战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入户走访、与村支两委研究掌握实情基础上,主动向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汇报,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合力与县水利部门沟通协作,实地踏勘高位池和供水管道,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垫付资金维修破损管道,同时,工作队员们走村入户耐心细致地与拖欠水费的村民沟通交流,做解释说服工作,对个别确有困难的,工作队员自掏腰包给与帮助。经过一个多月紧张而努力的工作,北大安村民又重新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看着一股股晶莹剔透的甘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北大安村人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顶烈日、冒酷暑、踏朝霞、披星光,工作队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解民忧、办实事的工作作风,真扶贫、扶真贫,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表扬,获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
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驻壶关包村工作队队长郑亮表示,路还长,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行,以优异的成绩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据了解,下一步,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驻村帮扶工作队将重点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将国家的好政策传递到农村和农民中,在脱贫攻坚战中履行好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职责,为精准脱贫奠定基础;加快推进扶贫项目计划,扶贫队积极与当地对接协调,对列入计划的扶贫项目和民生工程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早日见效,使贫困户尽快受益。
同时,要落实“两个精准”要求,实施精准帮扶。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抓好重点工作任务,一是规范建档立卡,完善贫困户扶贫手册、信息牌等信息台账,抓好贫困户动态调整和低保户核实认定,夯实“两率一度”;二是要到村到户到人落实结对帮扶责任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对照收入、饮水、住房、教育、医疗等主要指标,共同找准致贫原因和不足短板,以户为基,精准施策;三是落实日常工作纪实,做到帮扶工作措施落实有记录、群众反映问题有回音。
加大教育培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积极宣传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爱、自利意识。积极联系农、林、畜牧业、科技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开展培训,帮助有条件的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与相关单位合作,挤出部分临时工岗位,面向帮扶村贫困户招工,争取通过就业方式解决部分贫困户脱贫问题。采取形式多样的办实事、解难事,帮贫济困捐资捐物献爱心和感恩教育、爱心救助、“扶贫超市”等措施,激发贫困户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严格执行“两包三到”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为打好全省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的贡献。
本报首席记者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