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脱贫攻坚,镌刻在“红色基因”上—— 第三届山西省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蔡家崖论坛”扫描

  •   参加论坛的第一书记们参观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在毛主席路居蔡家崖的窑洞前,第一书记们庄严重温入党誓词。领誓人为在岢岚县赵家洼村与习近平总书记握过手的省国土厅农村工作队队长仇海涛。 本报记者 郭强 摄

  •   7月1日,四十多名来自太行山、吕梁山、燕山三个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省、市、县派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在兴县蔡家崖村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一周年暨第三届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论坛”。这也被大家通俗地称为“蔡家崖论坛”。
      短短一天多的时间,这些奋战在最基层的第一书记们,聚在一起,就当前投身农村基层,如何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展示新作为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交流中,这些第一书记们敞开心扉,有欢笑,有心酸,有坚持,有无奈,有毅力,有泪水,但更多倾诉出的是迎难而上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斗志和信心。
      党建:构筑坚强的战斗堡垒
      这次第一书记“蔡家崖论坛”已是第三届。虽然论坛缘起于几位第一书记的倡议,但响应者越来越多,探讨的脱贫话题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第一书记的五项职责中,第一项就是强建基层组织。说到底,就是要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围绕这个中心,参会的第一书记们热烈交流了在党建和精神扶贫中的经历和思考。
      省住建厅派河曲县南也村第一书记冯毅第一次去村里,结果被打了出来,没能入村。有些省里派驻的女第一书记一进村,就遭遇村干部的劝酒车轮大阵,由此可见矛盾之尖锐。
      当然,这也更坚定了第一书记们抓好党建的决心。晋中市办公厅派左权下武村第一书记王俊华说,“抓党建是要我们起引领作用,那么我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单位派我来,我要真正做实工作。二是以后我再来这里,我要有脸面。”有了这样的要求后,他积极和村干部们沟通,每天都往村里党员家里跑,做好家访。省教育厅派五寨县小河头村第一书记胡帅则认为,“抓党建是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关键”,积极提高村两委干部对“干部谋事创业是立身之本、幸福之道、成功之路”的认识,通过打通干部发展思想障碍,提升全村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按照“群策群力民主发展、取长补短复合发展、聚贤纳才拓路发展”思路,走出扎实的产业扶贫路子的做法。
      省委党校派宁武县海子背村第一书记徐德民以扶贫先扶志为纲,开办农民夜校、农民讲习所,讲解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和致富知识,组织成立贫困户威风锣鼓队,凝聚了人心,总结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渴望和激情的经验。
      蔡家崖村第一书记贺建军则介绍了蔡家崖村党支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精神和省委落实总书记讲话意见精神,以党建为引领带领大家奔小康的经验。
      通过交流,第一书记们收获满满,更认清了肩上的担子,明白了党建的重要性。
      产业扶贫: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扶贫路
      第一书记这个群体,都是从省、市、县三级机关事业单位中抽调的干部,视野广阔、知识储备好。因此,从一开始下去,他们就牢记第一书记“推动精准扶贫、发展集体经济、办好为民实事”的职责,谋划着为当地趟出一条可持续的产业扶贫发展路子。
      吕文忠是原省交通厅(现为国资委下属交通集团公司)派天镇县葛家屯村的第一书记,通过短暂的调研,他思谋着,其实老百姓的胃口不大,但发展的产业如何能有可持续性才是关键。他说:“我不想变成这么种情况:第一书记在,产业在;第一书记走了,产业也没了。”他窝在村委办公室,看着窗外院子里定点就来跳广场舞的农妇们,来了思路。他组织村里的贫困妇女成立了女子锣鼓队,从敲一场收费300元涨到3000元,一直敲到上了中央电视台,光去年就“敲”出了13万。一次他外出和朋友吃饺子,又得到了启发,回村组织起了妇女包手工饺子,现在这个村的饺子在当地供不应求。吕文忠打出的“女”字牌让葛家屯村的百姓不离开家门就能挣到票子。今年他又接了天镇县一个千亩糯玉米出口韩国的大订单,他在一步步向着当初提出的目标迈进。
      有更多的第一书记做了更大胆地尝试。定襄县住建局派驻马家窑村第一书记牛世伟,年轻有闯劲,念好“多”字诀。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他从养土鸡、养驴、养猪和小范围发展红色旅游做起,然后和村里13户贫困户以入股形式开起了扶贫饭店,并更进一步通过内引外联办起了酿酒厂和杂粮加工厂。省住建厅派河曲县南也村第一书记冯毅则在村里因地制宜办了养殖场和饲料加工厂,经过在外争取和对内引导,还在村里办起了光伏发电。省工商局派隰县曹城村第一书记韩永红则唱好“特”字戏,大力发展玉露香梨。
      第一书记们的视野也从产业扶贫望向了更远。在他们私下交流中,他们从各自所在的扶贫村看到了很多共同之处——山西小杂粮优势;也看到了劣势——没有好的市场影响,价格反应不出价值。于是,先是几个,随后有更多的第一书记们取得了共识。以省委党校派宁武东庄村第一书记孟永华、忻州公路分局派五台张家庄村第一书记路海源和省检察院派壶关县迎乐村第一书记任锐等几个人牵头,考虑倡导全省万名第一书记联合起来,创立“晋美山村”山西第一书记共有区域性品牌,共同推进产业扶贫。任锐说:“我们的小杂粮,东西多好,在市场上却是三无产品,我们就是想通过引导、带动,让全省的小杂粮走向品牌化、功能化,让全省的农民和城市社区直接沟通。”
      乡村振兴:如何与脱贫有效衔接
      参加论坛的第一书记们,其实有些已经或者刚刚回到原单位。但缘于几年来在农村的历练,他们的工作作风更扎实了,对农村问题的思考更深入了,自然地,他们都想到了下一步乡村振兴与脱贫如何有效衔接这个问题。
      孟永华说,按照脱贫攻坚完成时间表,从现在到2020年,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而下一步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2018年至2022年,现在已经进入了这个交叉期,因此,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许多第一书记们都想到了乡村振兴的问题。
      列席论坛的五寨县政协副主席冯建中说,第一书记是新时代下非常独特的一个群体,按照安排,第一书记们的五项职责中,特别突出的就是党建。党建应该成为整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定海神针”。在此基础上,现在就应该考虑做好乡村的发展规划。
      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第一书记讨论最多的部分。通过在农村这几年的实践,他们普遍意识到集体经济是根本,要守住根本,不能搞共享经济。岚县园区管委会派史家庄村第一书记王琨参加工作16年来,相继在8个村扶贫,农村工作经验十分丰富。为了从法律上解决集体经济组织在公司建立和合作方面寻找依据,他翻阅了所有的政策法律法规,请教了各种专家和相关人员,终于在《工会组织法》中找到符合规定的条文。现在,史家庄村的公司通过村工会为法人代表持股,并与其他公司合资成立公司共同经营。这样,史家庄村集体的身份问题解决了,为未来史家庄村的发展扫除了潜在的障碍和隐患。王琨的新尝试也引得众多第一书记们纷纷取经、学习。
      比之今天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攻坚任务更多更复杂。第一书记们都认识到,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战略中,文化振兴是乡村能否振兴的灵魂。冯建中说:在很多的农村,现在都听不到读书声了,同时,乡村传统文化也多年不见了,这是我们在乡村振兴中应该深深关注的领域。
      论坛虽然仅仅只有一天的时间,但短暂的聚会和交流却让这些散布在全省各地的第一书记们鼓舞了干劲、开拓了思路、丰富了思想、明确了方向,最重要的是坚定了信念。忻州市交通运输局派繁峙县河家窊村第一书记张天文说:“这回有了新思想、新启发,回了村撸起袖子加油干!”
      当蔡家崖站的列车嘶鸣着离开时,山西省脱贫攻坚的这些“星星之火”们,带着新的希望,在遍布全省的一个个小山村里掀起“燎原”之势。

    本报记者郭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7-19期

    • 第2018-07-18期

    • 第2018-07-17期

    • 第2018-07-16期

    • 第2018-07-15期

    • 第2018-07-14期

    • 第2018-07-13期

    • 第2018-07-12期

    • 第2018-07-11期

    • 第2018-07-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