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装配式建筑引领行业新风向

  吊车舒展长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主柱、外墙板、楼板等部件“拼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泰瑞城一标段项目部工地,4号楼东侧的装配式建筑样板区内正在紧张施工中。
  该项目是我省认定的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这个项目4层及4层以下竖向为现浇剪力墙结构,5层以上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工程中使用剪力墙、楼板、阳台、空调板、楼梯等7种预制构件。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项目装配率达到67.4%。
  何为“装配式建筑”?有人形象地比喻为“搭积木”,就是把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部品,也就是“积木”在工厂里预先生产好,运到工地后简单地组合、连接、安装即可。
  有业内人士曾做过比较,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装修一体化、运营智能化”等六大特征。较之现浇混凝土建筑,装配式建筑有着诸多优势,不但可以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时效率、减少建筑垃圾排放、节约材料、节能减排环保,还能节省劳动力并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期,方便冬季施工等。
  装配式建筑有着多重的益处。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的不断明确,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也在不断加码,密集落地。
  去年我省发布《山西省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到2020年底,全省11个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要达到15%以上。到2025年底,装配式建筑成为全省主要建造方式之一,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
  除了明确发展目标,在实践中,我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明确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引导扶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大财税、金融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编制装配式建筑系列地方标准、定额给予经费支持。
  同时,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时间,装配式建筑发展在我省可谓是落地开花。
  山西建投二建集团和五所院校签署合作协议进行校企合作共推装配式建筑;大同泰瑞集团和大同市经建投公司投资的大同装配式绿色建筑集成产业基地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其承建的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即将竣工投用,是我省首个应用钢管束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项目;山西建投远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在山西综改示范区阳曲产业园正式落地投产;今年5月山西建投晋西北建筑产业有限公司正式取得营业执照,注册资本金1亿元……
  今年4月份我省认定了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9个企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太原市泰瑞城住宅楼等项目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是国家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培育和发展一批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引领和产业支撑作用。
  这其中要提的是山西建投,其入列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成为全国195个建筑产业基地之一。山西建投集团还大手笔在全省五个城市布局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坚持开放式办园区的理念,与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所属企业赴浙江、上海的装配式产业基地进行学习考察、实操培训,选拔设计人员分赴北京、天津、杭州等合作单位进行装配式设计技术的学习,培养储备人才。
  在年初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加快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未来我国将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然而,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无论是政策利好还是市场需求,这些都说明,装配式建筑正在成为建筑产业新的风向标,装配式建筑将真正迎来利好时机。

本报记者张剑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7-19期

  • 第2018-07-18期

  • 第2018-07-17期

  • 第2018-07-16期

  • 第2018-07-15期

  • 第2018-07-14期

  • 第2018-07-13期

  • 第2018-07-12期

  • 第2018-07-11期

  • 第2018-07-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