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信念,一直都是传家宝

  只是缘于一次不经意的承诺,不想却见识了一场很久都让人振奋不已的会晤。
  只是短短一天的时间,这些第一书记们的形象和精神,就都鲜活了起来;又通过这些第一书记们,让我及这个群体外的许多普通人看到了脱贫攻坚的诚意和执着。为这个群体画像,我想到了信念。
  信念来自于实践。这也是所谓“扶贫先扶志”的内涵。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是抓党建,而抓党建首先是抓干部,抓干部就是抓“精气神”,有了“精气神”,才谈得上带动、引导,才能凝聚民心,做好扶贫攻坚这篇大文章。农村的情况更复杂、更尖锐,也更迫切。正是因为几年中身处最贫困乡村的基层实践,让这些第一书记们真正了解了这片土地的真实状况,也真正融入到改变这片土地的事业中。
  信念来自于方法。方法就是“接地气”,有坚强的信念,还必须能贯彻到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能摆“领导作风”。我理解的“组长领导制”,就是“组长干活制”,在村里,要“少擦凳子,多洗裤子”,多去老乡家吃亲民饭。许多第一书记都说,在下乡以后,有了之前从来没有体会过与群众福祸相依的亲密感。
  信念来自于担当。第一书记们在农村呆得时间越长,对当地的发展问题就考虑得越深越长久。他们坚信,扶贫不是养懒汉,扶贫也不是做慈善。第一书记们将为当地发展的全部潜力都挖了出来。这种担当其实就是既体现了对农民脱贫致富的感情,更体现了第一书记们在扶贫攻坚中敢于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决心。
  在蔡家崖这个红色圣地,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信念正在传承。
  如果说,蔡家崖是中国革命时期的信念代表,那么今天的第一书记们则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信念代表。他们最终将经受住任何风雨的考验,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扶贫攻坚工作中,写下了一个“大写”的自己。

郭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7-19期

  • 第2018-07-18期

  • 第2018-07-17期

  • 第2018-07-16期

  • 第2018-07-15期

  • 第2018-07-14期

  • 第2018-07-13期

  • 第2018-07-12期

  • 第2018-07-11期

  • 第2018-07-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