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全省提供通用航空服务的机场达69个
本报太原7月29日讯 我省通用航空服务要实现“县县通”。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山西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0年)》,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10个以上通用机场,实现市级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功能的运输机场,初步构建符合我省通用航空业发展的通用机场体系,基本满足通航发展需要;万平方公里拥有具备通用航空功能的机场1个;机场密度极大地提高,低空旅游、航空应急救援等通航服务能力获得较大提升。到2030年,全省提供通用航空服务的机场可达69个(未含直升机场和起降场),通用航空服务基本覆盖所有县级城市,形成与运输机场互为补充、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通用机场体系;万平方公里拥有具备通用航空功能的机场4个;机场密度和低空旅游、航空应急救援等通航服务能力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规划》提出,要以建设通航强省为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通过新增机场数量,完善机场布局,明确功能定位,扩大辐射范围,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构建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通用机场体系,逐步满足全省通用航空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需要,为我省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在布局上,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原则,突出通用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属性,结合我省产业布局和各地实际,强化政府在政策法规和规划建设方面的引导作用;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运用市场机制,集聚社会资源,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通用机场建设,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二是坚持因地制宜,需求为本原则,充分考虑全省社会、经济、人口、交通、旅游等各方面条件,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和低空旅游等方面需求,实现通用机场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为通航消费、公务飞行、抢险救灾、医疗卫生、航空救援、社会维稳、国防战略等提供基础服务平台。三是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原则,考虑到通航产业的前瞻性和长远性,以及通用机场选址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可适度超前、灵活调整;突出全省通用机场分类分层布局,注重通用机场与运输机场协同发展,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构建完善全省通用机场体系,满足全省通用航空的发展需求,促进全省航空经济加快发展。同时要加强统筹,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