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 合

屯留县金融业:提升“三农”金融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长治银监分局的引导下,围绕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屯留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拓展服务范围,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取得的成效
  (一)以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为重点,完善服务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将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作为支农惠农突破口,支持鼓励各银行向乡镇延伸分支机构。目前,全县14个乡镇(区)建设银行网点36个,294个行政村建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301个,构建起“物理网点+自助设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助农取款点+网络银行”五位一体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金融服务架构。基本满足了老百姓助农取款、转账汇款、生活缴费、小额授信、信用档案建立、金融知识宣传、金融消费者维权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以创新产品服务为手段,明确支持重点,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区”。一是创新产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经营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资金需求,研发特色化金融产品。如三禾村镇银行设计了“农耕宝”、“农殖宝”和“农富宝”等特色贷款品种。二是创新服务。屯留农商行以福农卡为依托,创新开发“一次授信、自助办理、随用随贷、循环使用”小额信用信贷模式,及时满足农户多元化资金需求。三是支持重点。围绕屯留县“一园三基地”建设,重点支持项目9266万元,向民康中药材、胖妞豆制品、长清生物科技等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11835.56万元,培育了“上党连翘”、“潞州黄芩”、“上党党参”的当地品牌。
  (三)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开展金融扶贫,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一县一品”“一村一业”,坚持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选取重点乡镇和行政村为示范点,通过产业项目带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屯留农商行以加大扶贫小额信贷为突破口,发放个人扶贫贷款1888.12万元;以龙头带动为抓手,通过“政府+金融+产业+贫困户”模式,发放单位扶贫贷款11835.56万元,带动13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三禾村镇银行制定出台村集体收入“破零”金融方案,通过光伏“众筹红”模式,累计为2065户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设备2065台,向18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8798.56万元,累计分红370余万元。
  二、下一步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金融综合服务站管理。一是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从调查、审查、建站、培训、回访、考核等各个阶段明确工作流程和标准。二是加强考核力度。结合服务站的各项工作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加强人员培训和交流,进一步增强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对在乡村设立服务站的金融机构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与补贴,促使其进一步完善服务站功能。
  (二)进一步提升大型银行普惠金融能力。一是完善机制体制。大型银行要落实普惠金融事业部的专门经营机制,不但要“设机构”,还要“建机制”,简化业务流程、缩短决策链条。二是创新技术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获客手段,提升信息采集与分析能力。运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和手段降低服务成本,延伸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
  (三)进一步增强金融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加大市场对接。深入农村一线,弄清摸实贫困情况,精准识别贫困程度,将农户信用信息和扶贫信息结合使用,精准投放信贷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做到“对象精准、应贷尽贷”。二是优化产品体系。根据县域特点和农户贷款运行规律,设计精准对接扶贫需求的产品体系,改进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三是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等渠道,大力宣传扶贫政策和致富信息,积极推介典型经验和成功案例,激发贫困户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变“输血”为“造血”。

(马慧 李欣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8-14期

  • 第2018-08-13期

  • 第2018-08-12期

  • 第2018-08-11期

  • 第2018-08-10期

  • 第2018-08-09期

  • 第2018-08-08期

  • 第2018-08-07期

  • 第2018-08-06期

  • 第2018-08-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