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震荡、涨跌互现是最近A股市场的特征。继中美贸易摩擦之后,土耳其金融危机继续发酵,里拉持续大跌,使土耳其货币危机成为又一只飞来的黑天鹅,令全球投资者信心受到抑制,拖累全球避险情绪急速升温。而目前A股行情是内外部因素综合博弈的结果,内部政策和舆论的持续改善和向好是支撑行情的核心因素,外部冲击则是导致行情震荡的关键变量。从近期来看,内部暖风频吹,外部时有扰动是个常态,这意味着行情仍会是一个反复震荡筑底的过程,或者说会体现为反弹过程的一波三折。
目前,主板上证在2700点一线形成了双底形态,创指则如期在四年前的缺口上方1434点处获得支撑,1500点之下,基本可以确认为短期“空头陷阱”。在弱市中,不存在踏空之说,风险控制还在第一位的。观望也是操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试图抓住市场每一次波动的机会。投资就像乘坐出租汽车,错过一辆,很快会来下一辆,市场往往会犒赏那些善于耐心等待的同学。两周来,虽市场遭遇暴跌但两市成交额极低,预示着一味杀跌已非市场主流。更多市场参与主体实际上选择了等待与观望,悲观情绪在缓慢修复,市场有望逐步回归理性。
没有形成持续合力
关键区域仍有反复
“当前迫在眉睫的是如何重新打通货币流动性由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关键在于信用政策的适当调整。”山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麻文宇告诉记者,目前市场量能并未显著放大,情绪面仍偏谨慎,尚不足以形成持续性的合力,后市在关键心理点位区域仍将有所反复。
8月10日晚间,央行发布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态“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否认市场上的“全面放水”预期。其实,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也不在于货币投放不足,事实上上半年央行通过定向降准、MLF、PSL等多手段投放流动性,货币总量已是相当充裕,问题在于流动性滞留于银行间市场,过度集中于标品市场,而难以流入实体经济,表现为同业拆借利率奇低而民营企业贷款利率高企。银行因资本金限制、坏账压力、期限错配、风险考量等多因素制约,很难向真正缺钱的中小民营企业放贷。
财政政策端的发力也是另一条可观察的线索,因政府层面仍具备一定的加杠杆空间,通过盘活财政存量、增加赤字等可以对实体经济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此前通过对政治局会议内容的分析,认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在于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和降低企业成本两个方面,基建补短板将针对新疆、西藏等西部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地域,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企业降成本将对新经济新动能产业有所倾斜。
近期国务院决定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调整为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也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决心,是聚焦争创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在更高起点上优化顶层设计、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
此后,工信部印发《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到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6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拉动相关领域产出达到15万亿元。文件提及新兴信用产品供给体系提质、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提升、信息消费者赋能、信息消费环境优化四大着力点,相关领域迎来中长期政策红利,而相应主题板块也有望催生一波行情。
麻文宇建议,关注智能穿戴、增强现实、智能网联汽车、云计算、大数据、企业及个人征信等,以及同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光纤、4G网络深度覆盖主题。另外,她持续推荐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地域性基建投资主题(建筑、建材、钢铁、机械等)。
做空动能有所减弱
资金逐步谨慎介入
东海证券山西分公司投资顾问药利民分析认为,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A股市场一直处于疲软状态,场外资金一直保持谨慎,两市成交量固定在三千多亿左右,大部分属于场内资金的博弈。短线资金轮番对题材股进行操作,大多属于短期行情,有见好就收之意,致使个股形不成持续性,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回到盘面上可以看到,沪指止跌反弹运行到3000点附近遇阻回落,以一个点的优势未击穿2691点,形成二次探底的态势,投资者都明白这是权重板块轮流护盘的结果,否则早已经和其余三大指数一样创出新低回到下降趋势之中。市场情绪的不稳定是指数宽幅波动的主因,稍微回撤恐慌性抛盘就会再次出现。技术上看,虽然上周指数有所反弹,但深成指及中小创下降趋势未改。从周线上看,上周收出了长下影的中阳线,止跌意味明显,但从力度上看好像还有所欠缺,连续的大阳反弹并没有占据上周大阴线的一半,这是对多方力量的削弱,也决定了市场的震荡依然会延续,快速上涨概率极小。盘中权重板块轮流表现,题材热点不断轮换,说明市场的人气在逐步恢复但还没有形成共性,个股的不持续性鲜明地反映出市场短线的特征,也是对后期不确定的表现。一直充当维稳的权重板块尽力保证沪指不创新低,形成二次探底成功的态势,给人一种底部的感觉。但四大指数相关性的背离会延长底部的筑底时间,随着技术压力位的临近本周将会有回撤走势,短线投资者要多加留意。
总的来说,市场做空动能有所减弱,场外资金已经开始逐步谨慎介入,流入方向主要是提前指数止跌企稳的板块。不要因为短期的涨跌而忽视指数的主要趋势,所以操作上建议不要追高,关注涨幅尚不充分的品种等待轮涨机会。市场的宽幅震荡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交易机会,但对于涨幅过高动能逐步衰竭个股要果断放弃。
谨慎防范杀跌风险
静待市场变盘机会
针对上周市场走势,中信建投证券太原营业部投资顾问黄聪海分析,板块上油服、钢铁、通信等行业板块涨幅居前;农业、服装家纺、酒店餐饮等跌幅居前,整体呈现了一个超跌反弹的局面。受益于油价持续上涨,油服板块整体表现不错,但是大多业绩较差,较难走出持续性的趋势行情;钢材价格近期持续上涨,钢铁可持续关注波段的机会。
虽然上周市场探底反弹,但黄聪海认为依然要谨防8月下旬市场杀跌风险。因为影响市场的核心因素目前并没有发生改变。此外,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还没有公布中报业绩的,要谨防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好的方面,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经较低,同比历史一些重要底部,当前估值也非常具有吸引力,中证500和中小板估值已经接近历史最低。近期银行间SHIBOR利率迭创新低,表明资金面持续宽松。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望扭转持续下滑的基建增速,政策底逐渐显现。
黄聪海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发酵依然是影响当前市场的核心因素,在事件没有明朗化之前,资金大规模入场的可能性不大,这也是近期反弹后成交量不断萎缩的原因。短期依然要注意控制仓位,谨防市场末端杀跌风险。9月初,上证指数会构筑一个周线级别的变盘结构,这也是黄聪海看好9月初市场的重要原因。政策底已有,静待市场底的出现。
中线趋势尚未走出
建议配置基建科技
“A股终于在上周出现了一些像样的反弹,但需要注意的是:日线级别虽然上证指数有双底的形态,创业板指数有长阳出现,但周K线依旧处于下跌趋势中,还需要后续稳住,甚至上涨,才能把市场的中线趋势走出来,一些场外资金才会进行右侧交易,进而放量产生一波像样的行情。日线MACD底背离,只能说明抛压有所衰竭,并不能说明一定就会见底,未来就会大涨。”省城某私募基金赵经理告诉记者。
今年初高点以后的大跌,外因是中美贸易摩擦,内因是中国金融去杠杆进入深水区,所以,大资金依旧不进场(成交量在大反弹时也没有持续放大),就是在观察各种信号。
土耳其的问题目前只是汇率出现极大危机,整体经济还没有崩溃。欧洲方面因为在土耳其有大量投资,所以比较紧张。需要观察A股银行股会不会被这个外界因素影响。
银行被要求积极放贷,甚至对中小企业进行“无还本续贷”。目前银行间市场资金非常宽裕(SHIOBR利率已经降到2015年货币宽松时的水平),但因为资管新规的限制(金融去杠杆),这些资金没有办法传导到实业(以前是通过非标实现)。
近期,部分机构已经被明令禁止交易一些“成交额不足”的股票。据统计,日成交金额低于500万元的个股已经有100多家。对于小市值个股,不是一个好事情(估值进一步降低)。请自觉远离日成交金额偏低的个股(2000万以上相对来说凑合,1亿以上已经算交投活跃了)。所以大行情没有,中线反弹倒是有可能(在政策的刺激下),仓位建议50%到70%。
基建类受益于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预期,相对估值还算合理,板块效应也比较明显,赵经理建议配置股票仓位的50%。大基建包括:钢铁水泥、建筑施工公司、高铁相关、工程机械等。科技股人气比较旺,但估值普遍很高(龙头都已经把近两月的跌幅收回),短期也没有明确的爆发点,建议配置股票仓位的20%。科技股只需要看三方面:云计算、芯片、5G。化工等产品涨价、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的人为限制,使得一些化工等中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市场也比较接受这个逻辑。建议配置股票仓位的30%。化工种类多样,同样逻辑的还有最近疯涨的焦炭、预期会上涨的猪肉鸡肉等。
本报记者 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