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高尔基说:“时间给勤劳者留下串串的果实,而给懒汉只留下一头白发和空空的双手。”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最优良的传统美德,勤劳致富是我们老祖宗教给我们的硬道理。薛记平就是最好的例子。
  目前,全省上下正着力脱贫攻坚,国家和省也加大了扶贫领域的投资,效果明显。但是,不管国家的扶贫力度再大,总有一些脱贫再返贫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有因自然灾害、疾病、突发事故造成返贫的,也有方法不得利、种养植技术不科学的,还有就是自身懒惰、满脑子投机取巧,因“等靠要”的不健康思想导致的。
  那么,如何让贫困群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呢?扶贫要扶志,扶贫当治懒。众所周知,国家扶贫的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扶贫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其最终使命是带动贫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面对那些懒惰、“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户,首先要通过组织学习教育,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真正涵义,通过树立典型模范、弘扬勤劳致富的精神,激励他们从思想上追求或崇尚“只有勤劳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的正确目标。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
  扶贫工作还当注重扶智,坚持“造血”式扶贫,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从职业教育、农技推广、信息流通渠道拓展等方面,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兴知识化农民,以开拓致富门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群众少走弯路、少摔跟头,早日脱贫。要在精神层面进行帮扶,从自信心、品德、发展方向、法制观念等多方面由内向外地深入教育引导,使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才是正确的扶贫方式。

齐泽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8-21期

  • 第2018-08-20期

  • 第2018-08-19期

  • 第2018-08-18期

  • 第2018-08-17期

  • 第2018-08-16期

  • 第2018-08-15期

  • 第2018-08-14期

  • 第2018-08-13期

  • 第2018-08-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