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室内家装谨防合同陷阱

  近年来,装修公司关门的事件层出不穷。9月上旬,曾经在广告营销方面投入力度很大的山西美得你家装设计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简称太原“美得你”)关门停业。门口贴有一张声明,称该公司处于“停业整顿状态”。面对大门紧闭、人去楼空的“美得你”,作为最直接的受害者——业主损失惨重。省消费者协会发布2018年度第8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室内家装谨防合同陷阱。

维权难度大 消费者难以获得赔偿


  “9.9万元,100平方米的房子拎包入住。”“‘先施工、后付款’美得你为中国诚信家装代言”……一声声撩人的促销广告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选择“美得你”家装公司,赵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去年他在太原南内环购入一套二手房,重新装修已经提上议程,于是到处打听装修公司,正好遇到“美得你”举办的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当时就交了定金,签订了相关合同,没想到还没有轮到自己房子装修,家装公司已经人去楼空,负责人也联系不上。据了解,太原“美得你”进军太原市场才一年多,目前,从业主自发初步的统计来看,太原“美得你”涉及已知的用户263户,涉案金额已高达1666万元。
  对于这种“跑路”现象,专家建议,消费者首先要认清家装公司是蓄意诈骗还是资金链断裂,根据情况进行维权。因经营不善而宣告倒闭的装饰公司,付过定金的业主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权,但是执行起来可能是一个问题,即使业主胜诉也可能无法获得相应的财产赔偿。而对于蓄意诈骗的装饰公司,就涉嫌“合同诈骗”,业主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无论是哪一种,维权的难度都很大。

装修猫腻多 消费者警惕低价陷阱


  随着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许多人都会选择在秋季装修房子,但是市场上各种家装陷阱层出不穷,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最典型的就是装修订金难退、合同条款猫腻多。一些家装企业故意缺少辅助或关键项目内容,等施工入场后要求消费者临时加项加钱。有的装修公司及其业务员为了多签订单,多揽活儿,通过故意漏项压低装修工程总报价,从而获取消费者信任,在开工后逐步增加,让消费者无法再找另外的装修公司。还有的消费者在签订装修合同时没有认真仔细阅读合同,参与一些有悖常理的低价套餐和扰乱市场的恶性竞争活动。低价装修套餐往往隐藏着“低开高走”漏项增项的陷阱,涉及到项目清单和费用的关键信息,很多都十分模糊,看似高性价比的背后,很容易埋藏着不确定的额外费用。此外,部分装修公司在合同中会规避很多隐蔽工程,等开工后这样那样的增项就都出来了,相对消费者的费用也就高了。
  与此同时,装修过程中违反合同,偷工减料,工程质量不合格,售后服务项目形同虚设;合同未将重做、返工等内容纳入范围,存在违约责任不对等情况;合同中模糊或不约定建材品质、规格、验货程序、测量误差、上门安装、送货约定等内容,导致货不对板、以次充好、随意延长送货时间等问题时有发生;施工工艺描述不清楚,部分装修公司为了牟取个人私利会在报价单上使用模糊的词语进行工艺描述,而不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很多业主因此落入装修公司的陷阱中;以供货商断货为由,随意改变合同条款,选用价低、质劣的材料、洁具等;多方寻找各种借口,故意拖延工期;合同中,有意加重消费者责任,降低自己的违规风险。

做到“五慎”避免陷入家装纠纷


  为了避免以上这些不必要的家装纠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家装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营造消费者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省消费者协会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做到五慎:
  一要“慎察”。首先,选择的装潢公司必须有进行装潢工程施工的资历。除了要检查营业执照以外,公司有没有正规的办公地点,是不是能出具合格的票据等,都是需要细心考察的。其次,可以考察这家装潢公司所做过的工程,以此来评价它的设计以及施工水平。必要时,可上网查询一下网民对这家公司的评价,以增强自己的判断力。
  二要“慎签”。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装潢公司出具的合同,不要轻易签字。谨防一些装潢公司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不兑现对消费者的承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合同违法行为。
  三要“慎选”。在家装中,材料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普遍实行的家装合同,价格明确并看似便宜,装饰用材却没有约定(对方未提供具体明细单),实际装修时只能由对方说了算,所以消费者在选择装修公司后,与对方签订合同时,特别是实行“包工包料”的合同,对使用的材料要求对方提供明细单,并作为合同的补充件保存。尤其是要在材料到场后要仔细查验,防止“偷梁换柱”。
  四要“慎交”。工程款的交付,在合同中要有明确的约定,不要一次性支付全部工程款,要按施工进度逐步支付。如果是预付式消费的,一定要注意防范消费中的风险,尽可能减少支付订(定)金和依工程进度支付预付款。
  五要“慎存”。在家装过程中,要妥善保存好各种合同、交易凭证等证明材料,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可以及时向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提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消费者对在家装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与经营者沟通,要求对方进行整改。由于施工方责任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进行合理赔偿,如果与经营者交涉无果的,可以依法向属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如果情节严重的,也可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本报记者 李若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9-18期

  • 第2018-09-17期

  • 第2018-09-16期

  • 第2018-09-15期

  • 第2018-09-14期

  • 第2018-09-13期

  • 第2018-09-12期

  • 第2018-09-11期

  • 第2018-09-10期

  • 第2018-09-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