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英雄的铁道兵部队成立70周年。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的前身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二师第七团,1948年诞生于硝烟滚滚的辽沈战役;在战争年代,以抢修铁路、保障战时运输线为己任,是“野战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的开路先锋。在和平建设时期,风餐露宿、转战南北,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84年铁道兵集体转业,七团改名为“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第二工程处”;2000年完成公司制改造后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更名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这支血液和基因中早已深深地打上了铁道兵志在四方、勇敢无畏、忘我奉献、艰苦奋斗烙印的施工劲旅,在新时期、新形势、新常态下之所以能始终保持企业由大到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除了继承和发扬了铁道兵的光荣传统与企业的优秀文化外,更重要的一条是有鲜明的企业发展战略,即基于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和自身优势的把握,他们实施了长大隧道品牌、进城和人才“三大战略”,聚焦市场、责任、业绩、效率、效益、和谐“六种导向”,设定了推动企业做专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办法和措施。定位准则信心足,方向明则人心聚,思路清则成果出,上下齐心、三军用命,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有太多的荣誉: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工程施工放心企业、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西省先进企业、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优秀建筑企业、山西省“AAA级信用等级企业”、山西省“省级技术中心”以及连年跻身中国铁建工程总公司“20强”等。
该公司为什么这样“红”?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隽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多年来,中铁十二局二公司党政合力,精准把握企业发展态势,坚定实施长大隧道品牌、进城和人才“三大战略”,聚焦市场、责任、业绩、效率、效益、和谐“六种导向”,咬定青山不放松,营造出了铁路、公路齐头并进,隧道、地铁、市政工程、水利项目比翼齐飞的喜人局面,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推进“发展战略”,夯实发展根基
长大隧道施工一直是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的施工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实施“长大隧道品牌战略”,使企业特长更长。曾经在西康高速公路秦岭终南山隧道、长平高速公路虹梯关隧道分别以月单口掘进429.5米和556米两创世界隧道施工高产纪录,蜚声建筑市场。近年来面对市场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的严峻形势,他们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竞争意识,持续把专项施工优势转化为响亮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为了占领优势,近年来,做了许多尝试,推广机械化配套,坚持工厂化生产,推进专业化建设,广泛应用信息化等。
购置了多台套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高压旋喷钻机、湿喷机械手等隧道施工专用设备,普及了机械手、仰拱液压栈桥、各类移动式整体模板等工装设备,打造了多条隧道挖装运生产线,大幅提高了隧道机械化施工水平。以郑万铁路保康隧道、宝坪高速公路天台山隧道为代表的隧道一级机械化配套模式,在高铁、高速公路机械化施工方面给出有益探索并在全线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怀邵衡铁路黄岩隧道、蒙华铁路万荣隧道、广大铁路普棚1号隧道、永广铁路妥安隧道等一大批标准化管理示范工地、安全优质快速施工拳头产品,擦亮了企业长大隧道施工的金字招牌。
在拌合站、钢构件加工厂全面实行了工厂化管理、自动化生产、集约式配送,为众多品牌工程添光加彩。玉磨铁路、山西中部引黄26标隧洞群、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工程、青岛地铁四号线01工区掌子面责任制129管理模式等创新管理亮点被业主树立为全线标杆。贵州夹岩水利水打桥隧洞掘进过程中多次遭遇溶洞、涌水、断层、围岩破碎等不良地质,历时仅15个月实现了10060米隧洞的全隧贯通,多次被业主单位评为标杆标段。全长13073米的拉林铁路巴玉隧道高强度岩爆频发,通过认真研判、科学施治,月掘进达到100米以上,书写了高原高应力地质隧道施工的奇迹。
以专业化施工分公司为基础,建立起全方位服务项目施工的专业保障体系。同时,强化专业化班组建设,把安全责任压实到现场作业班组,推广自带劳务管理模式,持续提升了专业施工能力和过程控制水平,全公司目前在建隧道248公里、73个正洞掌子面,在建地铁区间61公里、车站42个,在建桥梁133座40.9公里,安全生产态势一直保持平稳。在亚洲最长黄土砂质隧道蒙华铁路万荣隧道鏖战中,实行了班组长工程质量责任制,将标准落实到作业层,建立班组长信息平台,实行了安全快速掘进,突破了世界同类型隧道的掘进纪录。
打造了经济系统网络管理平台,应用施工实时监管、围岩量测监控、安全隐患排查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起了从机关总控室到项目部盾构指挥中心,再到盾构机舱内控制系统的三级数字化盾构控制体系。在玉磨铁路27.2公里的万和等6座隧道施工中,将BIM技术与质量管理信息化分支系统统一纳入到质量控制体系中,实现了自动传输、智能监测、即时报警和精准定责,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上了“双保险”,信誉评价持续保持了全线第一。
近年来,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贯通10公里以上的隧道19座,建成隧道236.9公里。形成了两年半贯通一座长大隧道、6个月完成一座标准地铁站主体工程、一个月完成150万方土方高填方等的施工新常态。隧道施工能力更加突出,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压舱石”。
实施“进城战略”,绘制市场名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适时提出“进城战略”,并努力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他们继续吹响向城市进军的强劲号角,浓墨重彩地为企业绘制第二张市场名片。
他们在巩固既有市场的同时,新开拓了成都、重庆、南通等10个城市的地铁、市政和机场项目,形成了北京、青岛、深圳、太原等稳固的区域市场,布局了郑州、武汉、徐州等新的市场,打造了车站、盾构区间、盾构管片生产、盾构租赁、维保等城市轨道产业链。在该领域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提升盾构施工能力,制定了地铁、盾构施工的多项管理手册、技术汇编,购置盾构21台,培养出20多个盾构管理和施工团队。在哈尔滨地铁盾构机推进过程中,解决了穿越松花江、近距离侧穿泵站、黏土地层掘进等难题,创造了单月掘进483环、579.6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月掘进新纪录,成为全线的标杆。
车站品牌光彩夺目,以推行标准化管理为抓手,着力打造施工亮点。青岛地铁庙头站和人民会堂站、哈尔滨地铁冰雪大世界站、北京地铁房山北延工程四环路站等被树为全线地铁标准化示范车站。太原地铁2号线学府街站等“当年开工、当年完工”勇夺全线第一。厦门地铁、深圳地铁科学施工创造了新的“厦门速度”和“深圳速度”。青岛新机场飞行区01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10标等亮点工程,为企业开辟了新的根据地。目前,二公司城市任务储备高达近百亿元。
副总经理张隽向记者介绍情况时说,人才是企业发展之基。近年来,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加快推进“人才战略”,形成了人才不断涌现的良性培育机制。加快推进“人才战略”,助力企业不断做专做优。人才济济已成为企业驰骋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竞争力和推动力。
我们专注“三支队伍”培育。第一支队伍是抓好项目经理队伍建设,明确了项目经理从业门槛、聘用程序、工作标准和退出机制,20多名80后年轻骨干走上了项目主要领导岗位。第二支队伍是抓好技术梯队建设,通过现场传帮带、业务培训、专家授课、交流观摩、加担增压等一系列举措,加快了技术干部成长成才步伐,形成了专家型、专业型梯队。第三支队伍是抓好一线操作员培训,以测量、试验、盾构、特种操作等为主体,先后引进硕士研究生、本科生1000余人,招聘大专实习生653名,通过导师带徒、委外培训、技术比武等途径,极大地缓解了人力资源紧缺的压力,建立了稳定的实用型人才队伍。在中国铁建盾构机操作技能大赛上,员工井庆宝、程佳琛分别摘得盾构机操作、机电维修个人专项赛桂冠。
科技创新花开满园。以搭建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为主线,以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机械化开挖,岩爆、瓦斯等特殊地质隧道,地铁盾构和特殊桥梁施工为科研重点,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开发了国家级工法隧道三台阶七步流水作业法,保持了技术创新应用的活力和成效。“高速铁路狮子洋水下隧道工程成套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渝利铁路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广乐高速公路大瑶山一号隧道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准朔铁路朔州隧道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9项、省部级工法43项、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73项,目前公司自有知识产权已达300多项。
践行“六种导向”,确保行稳致远
实施“三大战略”目标是企业发展路线图,坚持“六种导向”,就是掌握行业发展规律、指导企业快速稳健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和科学管理的“神功秘钥”。近年来,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党政努力践行市场、责任、业绩、效率、效益、和谐六种导向,形成思路统一、步调一致、指向明确的管理风格,整体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信守市场导向。他们不断深化“现场市场一体化”理念,秉承“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占一方市场”的优良传统,全面提高了在建项目的美誉度和辐射力,多数在建项目跻身全线前列,“开疆拓土”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深化责任导向。该公司党委班子围绕责任心建设和价值认同,先后开展了践行十种作风、领导干部“三不要三不准三必须”、争做“为企业发展增力、为项目发展服务、全心全意为企业广大职工造福型干部”等作风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了以“忠于企业、爱岗敬业、敢于较真、勇于担当、实效至上”的价值取向。以深入查摆“四风”问题、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选树典型、对标先进,认真讲好企业故事,拧紧了干部员工思想“总开关”。
突出业绩导向。他们坚持业绩至上理念,“以业绩论英雄、按贡献定奖励”,建立了“以综合管理效绩考核为轴、以项目党政主管和关键岗位人员考核为重点、以各业务系统考核为补充”的评价体系;在薪酬分配体系中,“多劳多得、凭业绩上位”成为企业的主流价值追求,一大批有作为的员工受到重奖重用,为全员爱岗敬业、奉献企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强调效率导向。坚持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双轮驱动,注重加强企业层面的顶层制度设计,出台了36项新规定、新要求,狠抓管人、管事、管流程三条主线,落实预控、监控、考核和督察四项机制,做好组织、模式、方案、布局、成本、能力、重难点、产业链延伸八项预控,布控财务、审计、纪检三项监督,构建了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
注重效益导向。第一招是把好经营质量关,提高了中标项目的预期收益;第二招是狠抓成本管理,确立自带劳务、专业化和班组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向,推行劳务承包招投标制度改革,实行劳务队伍信用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物资集采、自采地材加工单价、合同执行等管控力度,牢牢把控住了成本管理的“量、价、效”三要害;第三招是抓实创效管理。借力财务共享服务平台,配强工程经济部和清欠部,专职抓好变更索赔和清欠工作,在铁路项目清概、路外项目后期结算、风险敞口项目确权和清收降债方面效果明显;第四招是严控浪费现象。实行两级预算管理机制,每年削减管理费支出10%以上,全面遏制了各类浪费行为;第五招是铁腕治亏惩乱。坚决实施了“铁腕治亏、重典惩乱”专项活动,管理乱象得到重拳整治,新上项目杜绝了责任性亏损,企业创效能力较前明显增强。
营造和谐导向。近年来,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党委班子致力构建和谐企业,狠抓公司、项目两级班子建设,加强了思想建设和作风引领,提升了治企履职能力,增强了两级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关注员工待遇、健康、诉求等切身利益,及时合理化解各类矛盾。建立了思想疏导和服务保障机制,加强对劳务人员日常管理,融洽了各方面的关系,为施工生产顺利进行创造了和谐环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坚持战略引领、咬定“目标”久久为功,使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的企业高质量发展驶上了“快车道”。近年来,公司的施工范围扩大到了全国25个省区市,年施工能力在90亿元以上,且安全好、质量优、进度快、重环保、文明施工,已成为中国铁建旗下攻坚克难的“王牌军”和市场青睐的“施工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