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一流的工程质量“铁”打成

  走进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荣誉室,犹如到了一座星光灿烂的艺术品宫殿,包括国家建筑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在内的120多座(块)优质工程奖杯、奖牌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这是一家视质量如生命,有实力、信得过的企业。
  质量是把双刃剑,“优”则荣,不优则“辱”,成熟的企业管理者无不深谙此理。而这家企业的历任决策者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现主持公司董事会和行政工作的常务副总经理张隽就常说:“干工程要有一种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品质和精神。”正是在这种理性认识基础上,这家企业形成了胜人一筹的质量观,不遗余力打造一流工程。
  把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作为质量要求的底线,没有一点含糊的余地。每项工程都有严格的规范、标准,每道工序都用规范约束,实现质量的“零缺陷”。近几年,这家企业每年建成100多公里隧道以及地铁、大桥、高铁等重点工程。但无论工期多么紧迫,他们从不变通规范,不降低标准。每项工程开工前,都以技术为龙头,严格按照规范制定高科技含量的施工组织方案,确保工程的“先天”优质。地处恒山山脉的大运高速公路雁门关隧道,在19个月的施工时间内有12个月是冰冻期,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新课题,而70%以上的软弱围岩、21条断层和大量涌水等诸多不利因素,又是一个个新考验。他们制定了科学的冬季施工规范、软岩隧道施工规范等一系列“内规”,给工程质量上了保险。结果,他们在最难、最苦的标段率先竣工,并夺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和国家建筑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实施技术预控和严格的作业监控,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在每个项目部都设置了质量检查机构,配备技术骨干担任质检员。从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到每名技术人员、试验工、测量工,都对质量负首要责任,对现场实行全过程监控,将各种“软指标”逐步“硬化”。在成都天府机场土方填筑施工中,正是由于不放过每个环节的瑕疵,才实现了质量全优,受到了民航局的好评。有一次,现场质检员在工地上发现一块料石很显眼,走过去用尺子一量,直径超过了最大粒径允许值2厘米,当场就让施工人员把其“剔除”重新填筑。
  善于解决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才能杜绝纰漏。而这种杜绝不是靠机械式的看管,是设置了不能为的条件。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在隧道施工中,运用了“新奥法”施工原理,从开挖到初期支护就形成了环型自稳体;全液压整体衬砌台车的应用,又对超欠挖和回填下了“禁令”,并使二次衬砌达到了内实外美。
  对一些重难点工程项目,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都在作业前进行“实战演习”和“模拟实验”、建“样板段”,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开,确保了工程开工必优、一次成优。他们还从强化约束机制做起,发挥质量监控功能。内部专兼职质检人员享有和外部监理一样的权力,施工中一旦发现不讲质量的人和事,有权给予处罚。形成了工程负责人、质检员、作业人员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的格局,责任大家负、担子众人挑,层层设防,真抓严管,不留隐患。
  树有根、水有源,不遗余力狠抓创优,催生出夺目的精品之花。多年来,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施工的工程质量均实现了整体创优,京九铁路雷公山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大梅沙隧道、北同蒲铁路取直线雁门关隧道等120余项工程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质工程奖,在万水千山间树立起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0-29期

  • 第2018-10-28期

  • 第2018-10-27期

  • 第2018-10-26期

  • 第2018-10-25期

  • 第2018-10-24期

  • 第2018-10-23期

  • 第2018-10-22期

  • 第2018-10-21期

  • 第2018-10-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