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华风晋韵

我的书房叫“苦乐斋”

  大凡爱舞文弄墨者,都有一个书房,并取以各种名字,以寓取名者的心志、意向、爱好、兴趣等。
  我的书房曰“苦乐斋”。有朋友问我为何取此名。我说,取此名大致有如下原因:
  苦得自由。此書房设在朋友免费提供的、靠近交通要道的简易办公房内,室内冬冷夏闷,然而居陋室自有乐趣,任凭外界声音嘈杂,我当悠闲自得,自由自在,鱼游大海,鹏飞云霞。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无拘无束,岂不乐哉!文王屈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方志敏拘而写名篇《可爱的中国》。真是,囚牢可禁身,难锢自由心。陋室虽简陋,好写自由文。
  苦练刚。我出生于世代农家,三岁丧父,从小缺父爱,一生坎坷。我是在苦水中长大的,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然而,苦与刚强、智慧是连在一起的。苦可以生刚、生智。刚强、智慧和意志是在苦难的环境中练就的。我幼时,由于营养不良,生得矮小,口角常生疮,穿粗布旧衣,头发蓬松,活像叫花子。有人岐视我,骂我是“呆子”,甚至寻衅闹事,欺我。然而,强凌弱而不可夺志,它催生了我内心的坚强和向上的志向。冼星海说:“困难和挫折也许是有好处的。这是一种锻炼,这是推动我继续前进的动力。”牡丹虽美怕风寒,唯有梅花傲霜雪。
  苦生乐。困难和曲折给人带来的是心灵、肉体的痛苦,这种痛苦有时是难以忍受的,甚至是生不如死的。然而,滴水成河,滴苦换滴甘,苦尽甜来。凡圣人大都经炼狱之苦。唐僧师徒历尽磨难方得正果,弘扬佛经,师徒皆成佛。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经历生死考验,迎来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我虽一介俗人,然七十多年人生也是在艰难困苦中一步一步地走来的,而今满头白发,人至尽头,虽算不上成绩显赫、光宗耀祖,但毕竟还是有所识,有所得,有所明,不枉一世人生。正如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所说:“回想起过去的辛苦是多么愉快的事啊!”
  苦增寿。健康长寿是老人们的共同心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每天坚持适度运动;有人迷信药物,求助于保健品;有人与麻将扑克为伴;有人云游四海,欣赏名山大海;也有人与我一样爬格子,写文章,等等。有朋友问我,你一辈子写文章,现在老了为何还要写文章?何苦呢?写文章是很苦的,有时为了一个观点,一句话,一个材抖,挖空心思,搜肠刮肚,翻箱倒柜,甚至晚上难入睡。然而,这苦值得,这苦可健身增寿。根据科学家研究,一般从事体力劳动者四十岁脑子开始老化,而脑力劳动者比前者推迟十年,即五十岁脑子才开始老化。差距出在用脑程度差异上。人脑是全身器官的总司令。一般而言,脑健者一般少生病,少得恶病,大病。老年多用脑,可减少老年痴呆症,延缓心血管老化。
  托尔斯泰说:“自信是生命的力量。如果皱纹迟早要出现在额头上,那么要设法,千万别让它印在心坎里。”我觉得,静下心来写文章是自信的一种表现,它有利于减缓或避免让皱纹印在心坎里。事实说明,我一旦写文章进入状态,什么不快、忧愁都丢得一干二净,比吃药还灵;一旦文章见报,在网上被转,那心情比吃人参还好。正是:写文有为、写文得乐、写文健身、写文益寿,一点也不为过。
  以上几点就是“苦乐斋”的全部涵义。“苦乐斋”位于繁忙的交通要道旁,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我坐在苦乐斋中看书写字,却似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尤如修道之人躲进了深山老林,心止如水,怡然自乐,俨然成仙了。
  由此,我要借这一小文感谢提供此陋室的朋友。

朱林兴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1-06期

  • 第2018-11-05期

  • 第2018-11-04期

  • 第2018-11-03期

  • 第2018-11-02期

  • 第2018-11-01期

  • 第2018-10-31期

  • 第2018-10-30期

  • 第2018-10-29期

  • 第2018-10-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