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区域新闻·大同

刘家窑村:“两个结合”圆了贫困群众安居梦

  一幢幢公寓式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宽阔大马路干净整洁……近日,笔者走进大同市新荣区破鲁堡乡刘家窑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新农村图景。
  刘家窑自然村2001年合并到裴家窑村,人口40户136人。近年来由于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信息闭塞,十年九旱,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农民已搬离村庄谋生,目前在村的农户只剩下15户、34人。
  “说实在的,做梦都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如今住上了新房子,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的,还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好啊!”说到搬进新房子,新荣区破鲁堡乡刘家窑村的李猛喜上眉梢。
  在破鲁堡乡刘家窑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栋2号房间,73岁的老人李猛和72岁的老伴施巧兰一边念着张贴在大门处的“享党恩乐在其中,住新居喜上眉梢”的对联,脸上堆满了笑容。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加大对搬迁农户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方面的帮扶力度,解决好他们的长远生计问题。”新荣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长靳文军在刘家窑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调研时坚定地表示。
  项目从筹建以来,破鲁堡乡重点突出两个结合,一是与乡村环境提升相结合,融入“文化、生态、和谐”的要素,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和环境提升工程样板村;二是与经济发展和扶贫产业带动相结合,让搬迁地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刘家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地理位置优越,群众出行便利;紧邻伊磊牧业,地势平坦,规划功能齐全;吃水层浅,水质达标,便于建设村地下水供水工程;供电方面,现有变压器可保证搬迁人口的日常用电;村庄原有的已搬迁住户和现搬迁户相互照应。项目新建住宅14套,房舍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建房42间砖混结构。
  “今年以来,我乡着重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后扶政策的跟进同步发展。明年我们要合理布局产业,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谈到下一步发展,破鲁堡乡政府乡长李真香说。
  一栋栋新房,一条条水泥路,一张张喜悦的面孔……易地扶贫搬迁是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群众,让他们搬出了新天地,过上了新生活,点燃了新希望。 (张 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1-11期

  • 第2018-11-10期

  • 第2018-11-09期

  • 第2018-11-08期

  • 第2018-11-07期

  • 第2018-11-06期

  • 第2018-11-05期

  • 第2018-11-04期

  • 第2018-11-03期

  • 第2018-11-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