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县北徐屯乡沙河台村党支部书记赵凡同志,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忘我劳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全村党员群众的拥戴,得到县、乡领导的称赞。
产业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赵凡紧紧围绕产业扶贫“扶什么”“怎么扶”两大问题,紧贴该村实际和农户需要,大胆探索尝试,努力让农户早日摘穷帽、斩穷根。据了解,2017年实施特色杂粮蔬菜提质增效种植项目,发展“晋梁116号”高粱105亩,“张杂13号”谷子45.7亩,蔬菜45.1亩。31户贫困户参与金融扶贫工作,当年分红93000元。2018年发展优质高粱1300多亩。
沙河台村土地适宜发展设施瓜菜,设施瓜菜种植效益是大田作物的数倍。而发展设施农业,必须集中连片。集中连片需要对农民的承包地进行土地流转,这项工作难度相当大。赵凡虽年轻,但在带领群众脱贫上,胆子却相当大。去年夏天,他把这一想法向乡党委、乡政府主要领导做了汇报。乡领导说,好是好,但流转土地太难了,就连干了几十年的支部书记也不敢想。赵凡说,只要领导支持,我干定了。于是,赵凡开始入户,做群众的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五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到去年入冬前,136亩地征回了。今年,86栋冷棚尖椒、青椒长势喜人,卖上了好价钱,人们纷纷向赵凡竖大拇指。
赵凡十分注重听取贫困群众意愿和诉求,了解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凡贫困群众家中有困难,只要找到他,总是热心帮助。去年以来,他义务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垫资近万元。聘请县农科专家,为贫困群众讲解科技知识3次,接受培训群众达200余人次。
赵凡原本是个企业家。他是阳高县奇园盛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阳高县凡达奶牛专业合作社社长。凡达奶牛专业合作社拥有奶牛300余头。
说实在的,论挣钱,他个人的产业有钱可挣;论清闲,搞自己的公司,和当支部书记相比,真是省心。那么,他为何当村党支部书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人富不算本事,带领群众共同富才算真本事。
该村农民种植普通玉米收入较低。阳高县凡达奶牛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种植全株玉米。据了解,去年以来,他同贫困户签订全株玉米种植合同,该村贫困户亩均增收200多元,仅此一项,全村增收20多万元。
赵凡不仅不怕吃亏,还不怕吃苦。自从担任党支部书记,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张家没种子钱,李家看病钱够不够,这些事总在他脑中萦绕。今年春季,个别农民整理耕地到处焚烧根茬。赵凡带领村干部,不分白天黑夜地巡查。有一天夜里村北着火,他和一名村干部连着扑救了一夜。第二天一进家门,满身灰尘的他,连妻子都险些没认出来。而每当家人或亲朋好友心痛他,他总是说,没啥,既是党的人,就应该把一切献给党。
(孙明月 周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