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金融动能释放 扶贫精准表达

——人行吕梁市中心支行积极推动金融扶贫落地侧记

  金融扶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的一揽子政策。吕梁作为全国深度贫困地区,如何提高金融扶贫的“精准度”?且看人行吕梁市中心支行演绎的“扶贫好戏”。

定策精准,扶贫力度锐不可当


  参与部门管理多、协作配合不足、攻坚目标不明,是金融攻坚深度贫困面临的首要难题。
  作为牵头部门,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由人行行长任组长的“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联动协调工作机制”,上升到由市长任组长、分管金融和扶贫工作副市长任双副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组”,领导组层级上升,为金融扶贫政策落实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结合新时期扶贫开发新形势、新特点,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编制了“吕梁市金融助推扶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制定了“关于推进金融扶贫的指导意见”,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与特色产业协同发展联动机制,提出了“以产业带动扶贫为主,其他形式脱贫为辅,银行、保险、证券全员参与”的金融扶贫工作思路……
  为解决融资难问题,牵头召开“吕梁市政银企项目对接会”,推动全市13家市级银行机构与112个企业单位,签订贷款融资意向324.8亿元。在推动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百日行动”中,及时发布工作进度,传达政策动态,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全市金融扶贫向高质量迈进。

创新精准,扶贫模式“满盘皆赢”


  各项金融扶贫的政策不少,但在一些地方,却面临不少看不懂、不会用的问题。
  为提升扶贫质量,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将金融扶贫与发展当地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用好用活扶贫再贷款,量身定制了十多种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模式,增强贫困地区产业造血动能。
  在扶贫再贷款政策的撬动和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组织带动下,吕梁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积极创新,蘑菇贷、生猪贷、牛贷、造林贷、光伏贷、枣贷、玉米贷等扶贫信贷产品破茧而出,发展扶贫产业的带头人不断涌现。
  一棋走活,满盘皆赢。截至2018年9月末,全市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17.78亿元,累计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0.52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24.98亿元,个人及产业带动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9.17亿元,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3.62亿元。

监督精准,扶贫氛围风清气正


  金融扶贫是造福民生的大好事,如若违背“初心”,只能让群众寒了心、让扶贫成了笑话。
  为此,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营造扶贫“风清气正”好氛围、优环境。
  严肃扶贫信贷政策底线。在扶贫贷款贷前、贷中、贷后管理过程中,按照预留痕迹、可追踪的要求,健全信贷管理档案,体现农民增收过程,确保扶贫信贷资金不被套取挪用,真正支持贫困农民实现稳定脱贫。
  开展扶贫信贷核查。对借用人民银行再贷款发放扶贫贷款的23个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行业务核查,对不能有效建立扶贫贷款资金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连接机制的机构进行了严肃处理。
  深化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制定了《吕梁市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方案》,组织全市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二十个重点问题进行自查、自纠;组织专人对市、县两级银行业金融机构作风治理情况进行了督查。
  建立监测统计与考核制度。制定了“吕梁市扶贫贷款月报统计制度”、“扶贫小额贷款旬报制度”,修订了“吕梁市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对扶贫小额贷款工作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并进行跟踪通报。
  金融扶贫挖穷根。在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的努力下,吕梁这块帮扶“责任田”,已经深深体现了金融特点、打上金融烙印、彰显金融价值,正全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脱贫示范区。

本报记者 李全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1-21期

  • 第2018-11-20期

  • 第2018-11-19期

  • 第2018-11-18期

  • 第2018-11-17期

  • 第2018-11-16期

  • 第2018-11-15期

  • 第2018-11-14期

  • 第2018-11-13期

  • 第2018-11-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