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寒风瑟瑟,在山西财经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会议室内却暖意洋洋。日前,来自全国4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政策研究部门、学术期刊的200余名专家和学者在这里欢聚一堂,第31次山西经济高峰论坛正式开讲,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话题。
“经济发展关乎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系统,二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很重要,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创新体系决定了知识生产能力、传播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于山西来讲,以企业为中心的转变,要兼顾科技创新、知识运用和创业基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穆荣平娓娓道来。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创新和创业到底有没有关系?答案是不言而喻。无论是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还是到如今的智能时代,创新的模式一直在引导着经济发展的方向。从创业的角度讲创业也是一种创新,特别是创新驱动型企业的产生。近年来,国家大力度支持‘双创’工作,山西的双创空间也蓬勃发展起来。这是山西作为资源大省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蔡莉说道。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志强说:“我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特殊的涵义和使命。一方面,山西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落后于发达省市,面临在‘赶考’中‘补考’的双重任务,经济规模的扩张、数量的增加等经济增长的任务依然繁重。另一方面从手段来看,我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攻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难关。山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任重道远,而且必须以政府的政策支持做保障。”
当然,财大的同学们也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国内高端经济论坛的学习机会,争先恐后地向专家提问、学习。
制度、市场和文化构成了当前创新的大环境,请问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制度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政府角度看,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如何把控企业与环境、文化、民俗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中国已经实现了‘创新则进、创新则强、创新则深’的发展模式。”山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常乃军认真地说道。
常乃军说:“高校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集聚与知识创新的主体,应该主动承担起创新发展的责任。‘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高端学术论坛’,期待能为创新理论的发展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山西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实践。”
本报记者姚凡 通讯员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