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综合

“农民夜校”让贫困村有了新气象

  • 太原海关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入户走访活动。 本报记者 崔晓农 摄

  •   “咱们下次放什么电影啊?”
      11月26日,在吕梁山下兴县恶虎滩村的“农民夜校”里,电影刚刚演完,一位农民就意犹未尽地询问太原海关驻村工作队员。
      恶虎滩村距县城23公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234人。近年来,太原海关在履行驻村帮扶单位职责中,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为提高群众增收致富技能和满足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10月17日,太原海关在村里创办了恶虎滩村“金钥匙”农民夜校。
      这是兴县由帮扶单位投资建设的第一所农民夜校。夜校面积不大,但是一应俱全,有电视、电脑和投影等多媒体设备,还有大量农村科普图书、光碟。夜校主要围绕“培训致富技能、丰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探索一条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新路子。
      夜校第一个功能是“科学技能培训”。太原海关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前来授课,以农村实用科技知识普及为重点,深入讲解种植养殖方面常见病灾害和预防、高效种植养殖方法等知识。还邀请致富能人讲解致富经历,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事例,给群众鼓气,引导他们勤劳致富。工作队精心挑选适合农村需要、农民喜欢的图书充实夜校,通过“足不出村”式的科学技能培训,大大提升群众的种养殖生产能力。
      为调动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夜校另一个功能是“放电影”。工作队精心挑选了《厉害了,我的国》《建党伟业》《十八洞村》等电影相继播出,讲述着祖国的强大,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生活发生的变化,激励干部群众树立主动脱贫的志气、激发干事创业的信心。“以前我们看电影,都是在村里找个白墙就放,用的也是老式的投影,效果差、音响杂,夏天还好,冬天天冷了大家就不出来看了。现在有了夜校,有了更好的设备和环境,还有新的片子,大家都很喜欢。”村里电影放映员白建国十分感慨。
      现如今,恶虎滩村农民夜校已成为全村的精神文化中心。有了农民夜校,村民的活动也多了起来,看书、看电影,逐渐成为新爱好。潜移默化的教育,也促进了村里好习惯、好风气的养成。
      记者了解到,太原海关驻村工作队将每月开展“科技培训周”或“电影放映周”活动,将夜校活动常态化,增强群众致富本领,改善群众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努力使农民夜校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

    本报记者崔晓农 通讯员姜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1-28期

    • 第2018-11-27期

    • 第2018-11-26期

    • 第2018-11-25期

    • 第2018-11-24期

    • 第2018-11-23期

    • 第2018-11-22期

    • 第2018-11-21期

    • 第2018-11-20期

    • 第2018-11-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