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天刚蒙蒙亮,广灵县作疃乡百疃南庄村的贫困户王丙录便早早起床了,顾不得洗漱,忙着给猪拌饲料,提起刚拌好的一桶饲料就径直向猪圈走去。
“再过一个多月,这几头猪就能卖了,希望能卖个好价钱。”王丙录憨憨地笑着说。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勤劳的农民,在几年前还是村里出了名的“光棍汉”,好吃懒做,啥活也不干,不出门不挣钱,喝完酒就睡,守着家里的几亩地与8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拮据。
“真脱贫”还需“真自强”,改变“光棍汉”贫穷的现状最首要的是要改变他们的思想,从精神扶贫入手,从思想上教育感化他们,着力解决“扶贫先扶志”的问题。在帮扶县领导苦口婆心的耐心劝说下,王丙录思想上开始有了变化,渐渐地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开始从“要我脱贫”变成了“我要脱贫”。
2017年,在帮扶县领导的积极协调下,他申请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搞起了生猪养殖,一年时间养殖规模就达到30头。王丙录也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原先邋里邋遢的他也变得爱干净了,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
谈起这两年的变化,王丙录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光棍’,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什么活都不愿意干,活一天算一天。去年,在县委李书记的帮扶下,不仅帮我贷了款,还给我买了50只鸡,鸡养大后,还是李书记帮我高价卖的。看着村里其他人都在努力脱贫,我总不能戴一辈子‘贫困户’的帽子吧!打了半辈子的‘光棍’,等卖了这些猪脱了贫,我也想讨个媳妇……”
如今,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的王丙录正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依靠养猪已经成了村里最忙碌的人。这一年里,王丙录不仅养猪,还养了50只鸡,种了7亩玉米,年收入翻了好几番。2018年11月底,王丙录一家顺利脱贫,并成为全县自主脱贫的典型。
因户施策,精准帮贫,补足“精神之钙”,这让王丙录从一个“光棍汉”变身自主脱贫的典型。
本报记者 翁剑 通讯员 王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