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27日,对于太原市的许多人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那一天,400家个体工商业户领到营业证。这是改革开放后,太原市第一批个体工商户。
彼时的代全民,如今山西大昌集团的创始人,还凭着一手精湛的家电维修技艺当着太原家电公司的一名电器维修工。由于技术高超又勤奋能干,短短两年,他就被提拔为总经理。不过,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个体私营经济的萌动,让山西各地头脑灵活的人们想出各种办法去试探“底线”,代全民就是其中之一。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会议首次公开明确提出个体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由此,各地破冰开始建设集贸市场,成为民营经济的试验田。
那时还是小伙子的代全民看着街上逐渐增多的汽车,觉得汽车配件市场大有可为,遂放弃了家电行业的“金饭碗”,毅然投入到汽修配件行业。1988年,他带着2万块钱创办了汽修厂。
即使自己干得风生水起,但在民间,“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的顺口溜也广为流传。代全民回忆说,当年个体经济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
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终结了姓“社”姓“资”的争论。
冰河解冻,春风拂面。民营经济自此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随着改革的脉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
1992年,山西大昌汽车集团正式创建,太原大昌进口汽车维修中心正式开业,开业不到一年就获得太原全市汽车维修行业技术第一、进厂台数第一、质量第一的“三个第一”。1994年,大昌集团成为全省首家获得日本尼桑授权的“日产汽车特约维修中心”。
在随后不到8年的时间里,大昌从山西上万家汽修厂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全省汽修行业的龙头企业。“修汽车到大昌。”老百姓的口口相传,让一个民营企业成为行业龙头的事实成为山西汽车行业的一个传奇。
“拼质量,更要拼服务。”代全民深知,要取得消费者的信任,除了维修质量上要保持高水准,在服务水平上也要精益求精。为了更好服务于车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昌集团紧抓“客户满意就是我们的目标”这一经营宗旨,实施客户满意战略,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最优最好最满意的服务,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和认可。
尽管已成为省内行业“标杆”,但大昌前进的步伐并未停歇。1997年底,由中国汽车销售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牵头,汽车整车企业开始建立一种新的营销体系,即以汽车整车企业的整车销售部门为中心、以区域管理中心为依托、以特许或特约经销商为基点、受控于整车企业的全新营销模式——专卖店,以品牌经营为核心的汽车4S店模式在中国正式登陆,成为我国汽车销售模式的一个重大变化。
紧随国家政策的“脉动”,大昌集团北营基地正式启动,品牌化战略正式实施。在巩固发展汽修行业的同时,大昌开始从事汽车销售。
2000年,大昌集团一汽大众4S店正式开业,这是大昌的第一家4S店,它标志着大昌正式进入汽贸行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当时,正逢太原市更换出租车,在不懈努力下,大部分的捷达出租车都来自大昌的4S店。
随后几年,4S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在三晋大地涌现,大昌的开店速度更是惊人,从2000年的第一家4S店到今天,每年都有新的4S店开业,有时一年还开业不止一家。
从第一台车的卖出,到销售额超过32亿元而成为山西汽车销售行业龙头企业,大昌只用了4年的时间。2004年,大昌汽车销售位列全国十强,一举跃入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之列,2005年再度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跑出了让人瞩目的“大昌速度”。
随着各种品牌4S店的成立,欧系车、美系车、日系车的涌入同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如何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入大昌,融入企业文化,是代全民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昌集团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深刻认识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文化已融入到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近年来,随着经营范围扩大,大昌陆续建立起了多个品牌的汽车4S专营店和海外知名品牌特约维修中心,先后在运城、长治、晋中、吕梁、忻州、大同六地成立了汽贸园。那个曾经的汽修厂,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家以汽车销售、维修、二手车、汽车后市场等汽车产业的集团公司。大昌融合了电商平台、金融、保险、融资租赁等新兴产业为一体,同时涉及进出口贸易、教育、酒店、地产等领域,多元化现代服务业集团已成为它的最新“名片”。
2018年,大昌集团投资数亿元,创办了大昌网约车、大昌电商、大昌金融、大数据研发中心等多家高科技互联网企业,构建了融合互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高精尖、高科技的生态产业体系。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开放的脚步永不停歇。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航向,也让大昌集团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进入新时代,争创新辉煌。逐梦、筑梦,大昌集团这艘山西汽贸航母“而今迈步从头越”,乘风破浪,又向着下一个目标努力着,奋斗着。
本报记者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