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山西:转型发展呈现强劲态势

—— 近年来我省GDP增长变化情况简析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是世界难题,山西转型尤为如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冰解冻也非一日之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把供改和综改相结合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以“三大目标”引领经济发展各项工作。
  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东表示,全省经济在走出困境、由“疲”转“兴”的基础上,实现了转型发展呈现强劲态势的重大转折。
  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战略牵引下,我省着力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打开经济转型发展新局面;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推动煤炭产业走“减”“优”“绿”之路;横下一条心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构建推动转型发展的体制政策体系,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持续推动观念革命和能力提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从经济总量上看,在经历了多年‘徘徊’之后,近年来不断跃升新台阶,在全国的位次稳步前移。”张晓东表示。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环境及我省特殊产业结构的影响,我省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时期。2012-2016年全省GDP总量在12000亿元的平台上“徘徊”了五年,在全国的位次也由21位退至24位。
  不过,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中央对山西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客观分析我省经济面临的形势,提出并实施“一个指引、两手硬”工作思路和要求,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经济持续下行的态势得以扭转,经济逐步企稳回升。201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僵局”跃上了15000亿平台,在全国的位次由24位前移至23位。2018年再次跃上了16000亿平台,在全国的位次预计将再次前移。
  “这是在外部环境趋紧、环保约束强化、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的情况下取得的。”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卫永杰告诉记者,从经济增速上看,在遭遇“断崖式”下滑之后,我省“稳”的基础不断巩固,在全国的位次大步前移。
  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山西经济开始震荡下行,之后则出现了断崖式下滑,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2016年,全省上下凝聚共识、迎难而上,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经济出现了难得的低位企稳回升态势。2017年全省经济增长7.1%,快于全国0.3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上年的30位前移至20位,增速位次前移居各省之首,全省经济发展由“疲”转“兴”,经济增长步入合理区间。2018年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经济增长6.7%,快于全国0.1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将再次前移。
  “2017年以来连续8个季度均保持在6%以上,经济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张晓东表示,未来我省必将坚定转型综改的战略定力,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再用力。

本报记者 王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1-29期

  • 第2019-01-28期

  • 第2019-01-27期

  • 第2019-01-26期

  • 第2019-01-25期

  • 第2019-01-24期

  • 第2019-01-23期

  • 第2019-01-22期

  • 第2019-01-21期

  • 第2019-01-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