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月29日讯(记者 王媛)今天上午,《万里茶道》特展在山西博物院主馆一层临展厅开展。本次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福建省文物局、江西省文物局、湖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万里茶道申遗联合办公室共同主办。
茶叶,原产于中国。早在6世纪,中国就有茶叶出口的历史。至17世纪,茶叶已超越丝绸、瓷器,成为清代最大宗的出口商品。由晋商开拓并主导、沿线商民共同参与运转的中俄万里茶道,从17世纪至20世纪初持续兴盛,成为继丝绸之路后,沟通欧亚大陆的又一条国际商路。万里茶道,既是以茶叶贸易为开端的经济通道,也是中西文明沟通交流的一条重要文化线路。它起于福建武夷山,终点为昔日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途经今天的中、蒙、俄三国。这条贯穿中西、绵延万里的茶叶之路深刻影响了沿途各地的商业、文化及生活方式。
本次展览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展开,以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为背景,共展出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八省区20余家文物收藏机构的文物精品279件,包括茶叶生产工具、中西式茶罐茶具、茶叶照片、茶商广告及票据、碑拓等与万里茶道及茶叶相关的文物。为了丰富展览内容,主办方在《万里茶道》巡展原有展品基础上,特别增加了太原晋商博物馆、晋中市博物馆、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祁县晋商文化博物馆、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等多家省内兄弟博物馆的20余件藏品,以期更全面、更深入地展示晋商的文化和精神。展览分“晋启茶缘”“万里飘香”“文化之路”3个部分来展现万里茶道沿线茶叶的生产、加工、运输、贸易等环节的风貌,生动再现了万里茶道曾经的繁荣和跨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