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纸张使用大国,纸浆进口量逐年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纸浆进口量高达2107万吨,出版印刷企业用纸量64299.06万令。大量消耗纸张,不仅导致成本增加,还带来环境污染问题。1万张A4纸,就是一棵100公斤的大树。
近年来,我国开始在办公、交易、物流等领域推行“无纸化”,居民也习惯了电子存储、电子阅读等方式。可以说,“无纸化”是相对于“电子化”的一种通俗表达,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经历了移动浪潮、“互联网+”等技术洗礼之后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必然结果。
长远来看,推行“无纸化”还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无论是电子支付还是电子信息物流管理,其便捷性和高效率都适应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要求,也让大家充分看到、感受到“无纸化”的益处,从而更主动地选择绿色生活方式。
正因意义重大,在技术问题背后,安全问题特别是金融系统的安全成为无纸化推广的关键所在。现实中,电子信息遭泄露的情况确有发生。只有各行各业都应对“无纸化”的安全问题给予足够重视,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才能真正做到让“无纸”更“无忧”。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