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年轻母亲任华,在2018年成为太原某连锁品牌便利店位于前北屯一家分店的店长。这个新春假期,她向3岁的女儿“请假”,因为要坚守岗位而没办法陪小女儿一起过年。“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有对家人的遗憾,也有对成长的感悟。”任华对记者说。
“包子您是现在吃还是打包带走?”2月8日大年初四中午时分,记者在任华的小店里看到,尽管是过年假期,但仍不时有顾客出入,有的采购探亲访友时需要的水果,有的则是采购日常所需。
任华穿梭在小店的收银台与货架之间,做着理货员、收银员等不同工作。“店长其实就是店里的大家长,负责店铺运营。”她笑着说,春节期间小店是不放假的,采用值班制。店内一共4名员工,不少人得回老家办理装修、结婚等事宜,她便为自己安排了年三十到正月初五的班。为了别的员工能够完成回家的“任务”,她便开了没有回老家过年的先例。
任华和她的丈夫都是大同市人,两人2012年大学毕业后都留在太原发展。“以往我们每年春节都会一起回大同,毕竟爸爸妈妈都在那里,今年没回去,我父母还以为我和他吵架了。”谈起今年过年没有回家,任华笑着对记者说,还引发了家里一阵“紧张气氛”。
“每天都会和女儿打视频电话,她昨天还问我为什么不和爸爸一起回家。”任华说,除了长辈的担心,孩子与爱人得知她过年不回家时也有担忧。“我们一起对孩子说,爸爸妈妈轮流接力带她过年。”在获得丈夫的理解后,她便放心地投身到工作中。
“便利店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上班早高峰有匆忙来采购早点的赶车一族,中午时分有妈妈带着宝宝来采购零食与水果,傍晚有吃完饭后出来遛弯儿进来看看的老人,晚上则有夜归人来此购买夜宵……“过年了,这条街上多数店铺都休息了,便利店是为数不多仍然开张的。”任华说,如今城市发展,便利店这一行业也伴随发展快速成长,给市民提供持续采购的渠道。今年是她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虽有遗憾,但新鲜的体验也带给她成就感:新年里来店客人的一份问候,还有满载而归的笑脸,给了她更多的激励与肯定,“相信通过辛勤的付出,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任华笑着对记者说。
本报首席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