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元宵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最旺盛的节日。2月14日,记者来到怀仁市,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到处可见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全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
每当夜幕降临,在怀仁市“旺火广场”,以及主要商业街区,都可以看到或高耸壮观,或精致小巧的“怀仁旺火”,在声光电技术的作用下,火红的烈烈火焰不停地燃烧升腾,既是节日夜空里华美绚丽的景色,也是该市的标志性景观。
我省煤炭资源丰富,远在古代,煤炭就已经广泛运用到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煤炭文化也已渗透到当地的民俗民情中。其中,用煤炭垒旺火,是我省北部一种常见的节庆风俗,尤以“怀仁旺火”历史悠久,最富盛名,早在2011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后又正式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是该市一张声名远扬的文化名片。
过去,每逢除夕和元宵节,怀仁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亲手将煤炭垒成一个塔状,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写着“旺气冲天”的大红字联——名曰“旺火”。在除夕子时,或元宵节夜里点燃,火光耀眼,火苗冲天,仿佛一条蓬勃腾飞的火龙,灿烂壮观,当地百姓和远方游客围绕旺火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以此表达对新年美好生活的祝愿。
近年来,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怀仁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在城市规定区域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燃点煤制旺火。为传承“怀仁旺火”传统文化特色,怀仁市号召全市人民集思广益,创新设计,广泛运用声光电技术制作新型旺火代替煤制旺火,既保持了怀仁大旺火独特的外观造型,又充分延续了当地的旺火文化,受到了城乡百姓的欢迎和称赞。
“原本只想回老家陪父母过个年,真没想到,居然在家门口有了旅行的节奏,好看好玩的地方太多,还得提前设定攻略!”在苏州常州工作的杨琼返乡过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家乡浓浓的年味儿,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行走在城市里,每一条主干街道都以大红灯笼、中国结、树挂彩灯,以及夜景灯光秀等搭配设计出不同风格的节日装扮。城市中心的仁义广场,正在举行“大美怀仁”怀仁市首届摄影展,一面面古色古香的布展墙上,展示着上千幅不同立意、不同角度的高水平摄影作品,引得市民驻足欣赏。
在人民公园,被央视新闻报道的首届“幸福怀仁”冰雪节,也以其如梦似幻、流光溢彩的冰雪世界,成为吸引当地群众及周边市县游客专程观赏的一大靓点……
驱车去乡村,先去清凉山下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悟道村,穿过春节搭起的花灯彩门,抚摸着古朴的石头墙,踏着蜿蜒的石板路,去探索千年灯阵的趣味,欣赏踢鼓秧歌的魅力,体验滑雪运动的激情。从城市到乡村,一道道美不胜收的风景线,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了一个安定祥和、欢乐文明、普天同庆的节日氛围。
一场又一场广泛参与的文化欢歌,一次又一次其乐融融的精神盛宴,让期盼新春美好生活的老百姓品足了浓浓的年味儿,提高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建设“五美五宜五养”美好幸福新怀仁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本报记者 刘成根 通讯员 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