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刘冬梅:妇女能撑起“整片天”

  • 刘冬梅请来的剪纸老师在给村里的妇女做指导。

  •   “最近咱们要成立一个剪纸队,丰富一下大家的精神生活。我请了老师来给咱们上课,大家可都要参加啊!”
      “好!”
      3月伊始,静乐县鹅城镇窑会村的第一书记刘冬梅就为村里的妇女们谋划起了新的“营生”。窑会村196户村民中,93户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第一书记,刘冬梅没事的时候就在琢磨,怎么才能让贫困家庭的妇女找到致富的路子呢?前些年,刘冬梅带领村里的妇女种土豆、开网店卖土豆,让过去家务缠身的妇女们成长为了电商从业者,日子越过越好。今年,刘冬梅将目光瞄准了精神扶贫,“今年打算在咱们村里成立舞蹈队、剪纸队,搞一些特色文创产品开发项目,让咱们农村妇女的生活丰富起来!”
      刘冬梅是一名普通的第一书记,但又是一名不平凡的女性。
      1997年,刘冬梅作为贫困山区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儿童代表,第一次来到北京,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激动、兴奋、好奇……复杂的情绪充斥了小刘冬梅的心,那时她就立志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走出大山,回馈社会。
      2018年,凭着一股自强自立、勤奋苦干的精神当上静乐县窑会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刘冬梅,作为全国妇女十二大代表,再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这次,感恩成为了她心情的主题。“真的很感谢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和帮助,否则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我。我应该、也必须为社会发展、贫困山区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014年作为大学生村官来到窑会村后,刘冬梅一直将帮村民脱贫这件事作为心中的头等大事。经过多方考察、了解,她找准了卖土豆这条路子。
      起初,村民都不信这个不到30岁的小女娃能干成事,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大家的看法。窑会村里有个大坑,影响大家出行,村里就找人来准备填平。可是坑里的土壁上就是村民李顺元的土窖,眼瞅着施工队都要来了,李顺元家土窖里的土豆还没卖出去一颗,急得李顺元都要掉眼泪了。再卖不出去,就只能喂羊了。担心村民受损失,刘冬梅就四处奔忙,发动人们帮忙卖土豆,没想到,赶在大坑动工前一天,李顺元家所有的土豆都卖光了!
      “这女娃有本事!”“别看人家娃娃小,啥事也能干成啊!”“还是女书记贴心!”
      土豆卖光了,刘冬梅的扶贫产业也做起来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窑会村就搭建起了自己的电商平台,还建起了服装加工厂,贫困家庭妇女去服装厂打工,一个月可以收入800元左右。
      但是,刘冬梅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扶贫先扶志。2019年,刘冬梅的工作重点就是做好技能培训,提高基层贫困户,特别是贫困家庭妇女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
      “现在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比例很高,过去我们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如今应该说要‘撑起整片天’了。所以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关注贫困妇女的脱贫,要让她们相信自己有能力通过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下一步我们要通过技能培训,拓宽贫困妇女增收渠道。比如我们的服装加工厂,还有土豆分拣工作,要通过培训让妇女们由‘生手’迅速变成‘熟练工’,争取人人月收入突破1000元!”刘冬梅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畅雪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3-07期

    • 第2019-03-06期

    • 第2019-03-05期

    • 第2019-03-04期

    • 第2019-03-03期

    • 第2019-03-02期

    • 第2019-03-01期

    • 第2019-02-28期

    • 第2019-02-27期

    • 第2019-02-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