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市县新闻

进村服务就要“实打实”

  “村里撂荒地不少,在合理利用荒地上,希望区里帮着想想法子,看能不能搞蔬菜大棚或中药材种植。这样,村民就能在本村找到活干。”村支书王贵山提出早已准备的问题,“小村要有大动作,但我们眼下有3个方面的难题需要服务组帮助解决。”
  3月27日,朔州市平鲁区井坪镇小白洋洼村。干部进村服务第100组一进村就召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座谈,村民们得知来意后,一下打开了话闸子。
  “关于生产生活方面,你们想到多少问题就提出来,只有把这些难题解决了,村里的发展才能有序推进。”干部进村服务第100组成员、区委书记刘旋说。
  小白洋洼村位于井坪镇政府的西北部,距区政府驻地7公里。全村退耕还林390亩,耕地2518.8亩,耕种耕地898亩,常住人口206人。
  “农村产业的发展,需要多个方面配套。眼下,我们面临着3个问题亟待解决。”王贵山说。在小白洋洼村,有些撂荒许久的土地,村里想利用起来,但在土地用途上,仍需要与有关部门沟通尽可能变更土地性质,取得合规合法的手续。配套种植中药材,在品种选择和种植技术上还需要多方联系。村子虽然离区城不远,但村里人购买生活用品存在不便,能否设立便民超市或流动购物点。
  “希望相关部门能为村里的道路进行亮化、绿化,让村民的居住环境更好些,基础设施更完善些。”村民王俊山补充道。
  “村里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会积极协调区里的有关部门加快解决。咱不仅要列出清单,还要根据清单尽快解决问题。”刘旋说,“开垦荒坡、荒地引进中药材种植,这个想法很好。村里要因地制宜,引进适宜种植的中药材。下木角烨明药材种植合作社已形成规模,村里可以去取取经,请教请教。就村里便民服务点,可以搞物流配送,大家不出村就可以买到称心的生活用品。在蔬菜种植方面,可以通过村里的合作社动员村民抱团兴建蔬菜大棚,加上离城不远的优势,销路应该不是问题。”
  这边正谈着,那边的服务组工作人员已联系通下木角乡烨明合作社,谈妥下周去那边取经,学习中药材种植。
  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刘旋说:“小白洋洼村村容村貌不错,但要不断维护、巩固,结合乡村振兴,加强日常管理,提升村民素质,对居住环境实行长效综合治理,发挥自身力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形成良性循环。”
  按照省委市委“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工作部署,平鲁区扎实开展干部入企进村服务,推动政策落实,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大讨论延伸和成果转化,牵引全年工作良好开局。截至3月26日,该区180个进村服务工作组912名干部、21个入企服务工作组105名干部,已全部进驻279个行政村和54家企业开展服务工作。

本报记者 刘成根 通讯员 谢宏 范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4-05期

  • 第2019-04-04期

  • 第2019-04-03期

  • 第2019-04-02期

  • 第2019-04-01期

  • 第2019-03-31期

  • 第2019-03-30期

  • 第2019-03-29期

  • 第2019-03-28期

  • 第2019-03-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