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条山上,一架无人机沿着山区供电线路缓缓前飞,两名供电职工借助手中遥控器屏幕,仔细查看沿线通道内植被、地形,重点察看杆塔周边是否有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这是国网运城供电公司自3月份以来对220千伏桃平线的第五次线路防山火特巡。
山火猛于虎。运城供电公司拥有35千伏及以上线路426条、5406多公里。其中约40%的线路跨越中条山、吕梁山、毛家山等山区、林地,且线路走廊附近多荆棘、野草和杂树。任何一点星火都将引发山火,造成输电线路跳闸,防“山火猛虎”责任重大。
科学部署,“三大机制”保线路安全
科学机制是前提。该公司实行“大联动、大排查、大防范”三大机制防山火隐患,保线路安全。“大联动”就是政企联动。运城地区山多草茂、山火隐患点多面广,运城供电公司及时与当地13个县区政府联手,建立防控山火电力联护工作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共享火情火讯,有效联动线路防火,确保快速采取相应措施防患未然。“大排查”是对山区线路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重点排查输电线路周边300米内存在影响线路安全的飘浮物集聚区,全面排查输电线路保护区内高度超过1米的成片灌木丛,导线距地最近距离小于20米的区段,以及堆积有秸秆、木材等易燃易爆物品区段。“大防范”是对变电站等重点防火部位进行检查布控,及时清理可燃、易燃物品,防控各类火灾隐患。对线下超高树木进行修剪,确保线路通道畅通,防止因线路故障或树线矛盾而引发森林火灾,同时防控因森林火灾而影响电网安全运行。
“三大机制”的实施,拉紧了春季输电线路的防火“警戒线”,确保了第一时间发现、处理山火隐患,有效防范了山火发生,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强化宣传,全民参与电力设施保护
“大叔,墓区草多林密,旁边就是给城区供电的高压线路,烧纸千万小心,绝对不能引发火灾。”4月3日,在中条山公墓区,供电所人员向祭祖的人群介绍预防森林火灾保护线路安全相关知识,邀请居民共同参与保护电力设施。
每到清明,上山祭祀烧纸活动增多。为防止山火引发电网事故,该公司严密布控,坚持“三上四控两加强”,即电力设施保护宣传上报纸、上电视、上网络,让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到沿线所有群众,得到全社会的认知;达到“四控”,控制线下施工和违章作业,控制异物缠绕,控制山火跳闸,控制通道树木碰线,全力做好电力设施防火工作。加强护电宣传力度,组织人员深入山区线路附近的居民区、学校,发放宣传单、张贴护电宣传告示、加装防火警示牌、运用微信等新媒体方式进行电力设施防山火宣传;加强防山火值班工作,全力保障通信畅通,确保在发生火险等异常情况时,第一时间汇报及时处置。
企民联防,“三包”管理重在实效
“三包”即村包片、组包段、户包杆的管理模式。该公司聘请了52名群众护线员,不定时对所有防山火重点区段、地段开展特殊巡视和蹲守,确保及时发现并迅速采取措施。组建6支群众护线队伍,利用农活之际担当义务护线员和防山火信息员,对当地山区、林区的输配电线路观察巡视,防止因线路故障或树线矛盾而引发森林火灾。与山区29个镇政府联手,以村、组、户为三级组织,深化电力设施保护“三包”管理模式,实施责任到位、护线到位。同时增派巡线人员,增加巡视频次,对线下祭烧区、火灾多发地段加大巡视和现场监控力度。
截至4月7日,运城供电公司群众护线队伍已现场制止烧荒行为35起,处置各类大小火情17处,发放安全用电知识、电力设施保护宣传资料8000余份,清除树障2100余棵,加装视频监控设备13处,及时有效地消除了供电设施安全隐患,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筑起了一道坚强的保护屏障。
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王整转 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