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巧摘风筝除隐患

  4月10日,晋城水系公园,踏青游园的市民络绎不绝,几位头戴安全帽,身穿全套白色屏蔽服的电力工人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们在令人头晕目眩的30多米电杆上,手持长长的操作杆探向电线间的一个风筝,让围观群众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就在前几天,晋城供电公司员工郭志强、原嘉路过水系公园时,发现位于此处的110KV椿吕线地线上挂有一个风筝,他们第一时间进行了汇报。输电运检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查看,发现风筝位于110KV椿吕线12号左地线约18米处,且风筝线从左地线缠到了右地线,并一直垂到了线下的树上,长长的尾绳在空中飘着,一旦下雨,就有可能造成停电事故,甚至对过往行人的安全带来威胁。
  由于缠绕情况复杂,风筝位置又在地线中间,操作杆距离不足,且没有检修点不能停电。经过仔细分析研究,输电运检人员制定了一个带电作业方案:侧登杆至地线处,下方人员通过绳索移动,迫使风筝靠近塔头,地线人员进行摘除。
  10日上午,输电运维一班徐天驰、王海波先后登杆。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的杆塔属于钢管杆,高度足有36米。登杆过程中杆体晃动剧烈,垂直登杆体力消耗巨大。登到杆顶时,二人已经满头冒汗。他们顾不上休息,做好安全保护,开始挂滑轮。
  由于防振锤的影响,左地线挂点足有1.5米的距离。徐天驰趴在近40米高塔头,使劲探出身体,豆大的汗珠不断滴落。在王海波的配合下,一次,两次,终于挂上了滑轮。地面工作人员马上移动滑轮,仔细掌握着力度和角度,迫使风筝不断移向塔头。王海波探出操作杆,顶端绑扎的小刀灵活地转动,风筝、风筝线相继掉了下来。
  历时两个多小时,本次难度极大的高空带电作业任务安全圆满完成,现场围观的市民纷纷为他们点赞“供电工人真不简单!”

本报首席记者 王蕾 通讯员 司云 宁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4-15期

  • 第2019-04-14期

  • 第2019-04-13期

  • 第2019-04-12期

  • 第2019-04-11期

  • 第2019-04-10期

  • 第2019-04-09期

  • 第2019-04-05期

  • 第2019-04-04期

  • 第2019-04-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