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开销,而是更加趋于高品质消费。网购、旅游、摄影等等也频频出现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经走上消费升级的道路。
网购成为老年人消费“新宠”
“这桂圆品质不错,价格也合适,一下买了两份,快递直接送到楼下,很方便。”已经退休的郭阿姨告诉记者,平时在家爱听广播,加入了听友会,里面常会发一些团购的商品,水果、海鲜等都有,直接付款给群主,留下姓名、电话和地址,不到一周就能收到货。她说自己已经退休快5年的时间,网购也是最近学会的,以前想买什么东西就是告诉子女,自从学会网购之后,淘宝、京东、微信这些都成了常用来购物的软件,互联网改变了她的日常生活。
“以前我买治疗哮喘的药都是去药店,过年聚会时候侄女介绍给我一个专门销售药品的网站,常见药品都有,新会员能享受满减优惠。”边阿姨前几天刚从这个网站购买了12盒药,每盒比常去的药店便宜2元钱,还节省了时间。她告诉记者,以前总觉得网上东西看不到实物,不靠谱,可自从去年孙子出生后,婴儿服、婴儿床、纸尿布都是网购,接触的多了,自己也就慢慢尝试网购,现在成了“剁手族”,日常用品都开始从网上购买,还会对比几个网购平台的商品后才下单。
4月22日,在晋中市榆次区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年过半百的田重正熟练地拿起手机扫餐桌上的二维码结账。“以前想着手机只是接打电话、收发信息,现在视频通话、网上购物、实体店支付、缴纳电视有线费用都能用手机搞定。”说到便捷性,他侃侃而谈,表示现在出门随身携带的现金已经很少了,大部分都是用手机支付,最近已经学会了网上点外卖、找跑腿公司等新的“技能”,十分适应“拿上手机说走就走”的生活。
确实,记者也猛然发现,网络购物已经成为身边老年人购物新趋势,而移动支付也逐渐改变他们以往消费方式,他们已经通过智能手机在向新的生活方式靠拢。据有关数据显示,六成的老年用户通过支付宝、微信、手机移动端进行网购,从购买日用品,再到网上订票,尽在老年人的掌握之中,网购、移动支付逐渐成为老年人的消费“新宠”。
旅游成为老年人消费亮点
在消费方式变化的同时,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向年轻人靠拢,更加重视品质消费。
在太原千峰路的华丽星旅优选旅行工作室,记者看到一款“温泉休闲养生两日游”,特色旅游吸引了不少中老年人报名。两天时间里旅游景点、温泉、特色住宿都涵盖在内,行程内容丰富时间又不紧张。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老年人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热点。很多老年人“有钱有闲”,收入稳定,可以支配的时间也自由,大部分都会选择跟团游省心省力,在旅游上也更舍得花钱。而且对于住宿、饮食、产品也会提一些自己的要求,他们工作室也会根据需求定制线路,让老年人的旅行获得更多保障。
“年轻时候就喜欢旅游,可是忙着工作挣钱养家,几乎很少去外地。现在孩子大了,自己也有了一定积蓄,就准备先从国内游开始,希望在能走动的情况下多跑跑、多看看。”63岁的张先生已经去过了丽江、成都、重庆、杭州等城市,准备一年去两个不同的城市转一转、住几天,感受下不同的城市风貌,弥补年轻时候的遗憾。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数。“9月份就要出发去西藏了,东西已经全部准备好了。”王先生夫妻俩退休后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共同爱好——摄影和旅游,为了即将开始的第二次西藏之旅,还专门买了辆越野车准备自驾出行,多多感受沿途风景民俗。
记者查阅了一下网上数据,我国老年人2018年的出游人数较2017年快速增长,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球74个国家和858个目的地。同时,线上预定在老年人中非常流行。2018年有54%的老年游客喜欢在在线旅游平台线上预定。旅游已经成为他们消费的一个新亮点。
适老文娱服务产品急需开发
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亿,占总人口的17.9%,老年人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但留心观察,老年人在不断适应新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的同时,真正属于老年人娱乐和生活的产品并不多。
“以前吃完饭就去家附近的活动室打乒乓球,一年前活动室拆了,只能在楼下打扑克娱乐。”58岁的梁先生告诉记者,打乒乓球一直是自己的业余爱好,每天几乎雷打不动地要去跟乒友切磋几局,活动室拆除后就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场地,不是租金贵就是路程远,慢慢地把娱乐活动改为了打扑克,同小区几个差不多年龄老伙计搬几张凳子坐在保卫室门口边聊天边打扑克,可时间长了心里总觉得少一些什么。
在文娱服务的供给上,老年人成了被忽视的群体。走访中,不难发现各种娱乐场所主要面对的消费人群还是年轻人,公园、广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娱乐设施单一,很难满足娱乐需要,除了常见的广场舞,很难再见到其他专门为老年人参加的节目或者展览。
与此同时,市场上专门针对老年人特点和喜好定制的产品寥寥无几,在老年商品销售渠道上也很有限。在万象城、茂业新天地、北美n1等大型综合商场,里面的针对孕妇、婴幼儿和年轻男女的各种商品应有尽有,针对老年人的却少之又少;解放大楼、五一百货、下元商贸城等百货大楼,老年商品虽多,但仅限于日用百货和衣帽服饰,其品质、样式几乎没有创新。“我们也想追求新鲜时尚,但是年轻人的东西明显已经不再适合我们这个年龄层。”梁先生告诉记者,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老年人产品需求、心理需求与年轻人有很大差别,希望市场上能针对老年人消费特点,生产出更多的适老产品和提供更好的娱乐场所。
本报记者 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