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在炉罩边低眉弯腰……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这首《当你老了》,是威廉·巴特勒·叶芝于1893年创作的一首诗歌,是叶芝献给友人茅德·冈热烈而真挚的爱情诗篇。诗歌语言简明,但情感丰富真切;诗歌揭示了现实中的爱情和理想中的爱情之间不可弥合的距离。
当你老了,这其实不是假设,而是必然要发生的一件事。那么,当你老了,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吃什么样的食物?穿什么样的衣服?读什么样的书?听什么样的音乐?看什么样的电影?去什么地方玩?与什么样的人交流?……这些事情不能等你真老了才开始去想、去规划。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亿,占总人口的17.9%,老年人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我国有句老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我们的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之时,我们这些尚未进入老年的人就应该为此进行努力,关心老年人的生活,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应该着手准备。
在人均寿命增加的今天,“尊老”从某种程度上讲,最为现实和紧要的就是要丰富“适老用品”,尽快解决“适老产品”难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更需要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当然也需要每个人的关注支持。
当然,老年人消费,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基于此,山西的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应该跳出目前的房地产养老模式,应该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疗等,进行深度开发,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且,前期应该更加注重品牌的培养,结合山西特有的饮食文化和山西的护工品牌、气候资源、旅游资源,进行打包整合,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养老产业,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不因“老”而失去应有的颜色和精彩。
本报记者 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