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深度报道

普及哲学社会科学提升百姓人为素质

  •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的制定、出台及即将的实施,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提升全省百姓的人为素质。
      建设“文化强国”,不是少数人就可以将国家的文化强起来的。同样,山西建设文化强省,就需要高素质的全省公民合力推进。
      众所周知,普及科普知识,是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中,许多人将科普知识与自然科学文化知识划等号,认为,普及自然科学文化知识,就可以让公民在“长知识”的过程中,提升素质。其实不然,科普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知识。
      有人曾说过,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也同样重要,它们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互存互补,缺一不可。
      正如当年德国诗人海涅说的那样:“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出现在雷鸣之前一样。”这是规律,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早已证明,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一切文明运动的先导。
      当下,我省正致力于聚焦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目标”,打好化解风险、扶贫攻坚、防治污染三大攻坚战,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新局面。而此时,这一发展却面临着不太和谐的因素。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山西公民科学素质整体还不高,一些不利于发展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
      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提升全省公民素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借这一地方性法规出台和实施的契机,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基层社科普及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更加有利的政策法规环境,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创新社科普及的形式,比如,确立普及主题,根据主题寻找相关的行业与部门作为合作伙伴;根据主题聘请同一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主讲或咨询,等等,通过多样的方法,以保证所推广普及的科学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思想的先进性、科学成果的前沿性和科学方法的实用性。同时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科普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进千家万户。
      对山西而言,就是将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山西发展的事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山西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山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5-27期

    • 第2019-05-26期

    • 第2019-05-25期

    • 第2019-05-24期

    • 第2019-05-23期

    • 第2019-05-22期

    • 第2019-05-21期

    • 第2019-05-20期

    • 第2019-05-19期

    • 第2019-05-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