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论坛

浅谈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评价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下面谈谈我在化学教学中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一、要树立全面发展评价观
  我认为全面发展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教学中我把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既对自身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出判断,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加以诊断,并提出有价值的改进教学的建议,达到教学相长,努力使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客观性落到实处。
  二、联系生活多样化评价
  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内容,设计题目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平时的学习相结合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到我对他们的评价确实受益。在教学中我积极联系生活、社会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使学生感受甚至赞赏学习对改善自己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让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我注重对学生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即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全方位的评价。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实验报告的合理性、学生交流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评价对他学习的帮助和促进。
  三、加强非智力因素评价
  在教学中我坚持“态度+习惯+成绩”的评价理念,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形式,以过程评价为主,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重视了解学生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我认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即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非智力因素是指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学习注意力的评价。因为这些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端正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情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开展这方面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坚持发展性评价
  新课程提倡发展性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我积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进而主动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体现“人人都能学好”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向往成人的社会生活,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渴望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我就积极拓宽学生活动的空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生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活动评价中用正面激励和期望激励的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以诱发学生情感,建立学习信心;尊重学生差异,从学生个性出发,实现“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并在成功表现中获得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回自己存在的价值,觉得自己也有成功之处。用发展性的眼光评价学生,让学生“扮演成功者的角色”,让受教育者走上“成功之路”,不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期盼达到的美好境界吗?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我认为树立全面发展的评价观,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使学生智能和身心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阳泉六中)

李瑞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6-03期

  • 第2019-06-02期

  • 第2019-06-01期

  • 第2019-05-31期

  • 第2019-05-30期

  • 第2019-05-29期

  • 第2019-05-28期

  • 第2019-05-27期

  • 第2019-05-26期

  • 第2019-05-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