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分期消费:比你想象的还要“火”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购买大件商品时喜爱选择分期付款来平衡经济压力。图为市民在太原某卖场选购家电。 本报首席记者 王蕾 摄

  •   申请方式灵活、申请手续便捷、无需抵押担保、审批核准速度快……近年来,分期消费这一消费方式凭借这些特点,迅速赢得年轻人青睐。以“90后”甚至“95后”为代表的群体,成长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对新技术、新事物、新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追逐高效、享受当下是他们的主要消费观,因此,这一群体是分期消费的主力军。
      分期消费真的能让人们轻松超前享受生活吗?面对井喷式增长的网络分期平台,消费者该如何理性用好分期?

    分期消费有多火?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6·18年中大促热潮涌起之际,消费分期行业也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受到业界的关注。
      当年中大促迎来高潮时,各大主流电商均把分期作为核心业务来进行布局。京东数据显示,6·18当天京东白条交易额24秒破亿元;天猫6·18支持花呗的商家数是去年的4倍之多,并从电子消费拓展至全行业领域,商品也不再局限于“高价”商品,百元左右商品也能分期付。
      相较而言,分期电商表现也格外抢眼。乐信旗下分期乐商城下单额比平日增长了4倍,和去年6·18相比,下单额增长60%,参与人数则增长了90%。
      “不夸张地说,我周围80%以上的同学都用过分期消费,衣食住行、休闲娱乐都可以通过分期消费解决。”在太原上大学的大三学生张航告诉记者,早在刚入学的时候,她便开始使用分期消费,感觉很方便。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有点洁癖,对环境卫生要求比较高。我家的戴森吸尘器、拖地机器人,都是用分期搞定的。”省内某大型国企员工小窦也是分期消费的拥趸。用他的话说,分期减少了一次性付款的压力,这种轻松的购物体验让他感到身心愉悦。
      分期乐商城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在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借助于消费信贷提供的方便快捷,消费分期行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期。
      记者留意到,在今年“6·18”大促中,分期购物几乎成为各大电商的主打卖点之一,花呗、京东白条、苏宁任性付、网易白条等悉数参与了6·18大促,并大幅降低了分期服务费以吸引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像分期乐这样的分期消费平台发展火爆,特别是“互联网+分期消费”平台弥补了传统金融行业的不足,服务其原来未能覆盖的群体。面对这一现状,行业“正规军”不甘寂寞,银行纷纷重新回归校园分期消费信贷领域,市场正在逐渐规范。
      据相关机构预测,过去5年,分期消费借款规模年均增速超过20%。

    吸引力有多大?

      太原市民小李刚刚工作半年,已经分期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近6000元的手机和一双上千元的运动鞋。“我为什么要等到自己有了足够的钱再去买?”小李在和记者聊天时反问记者,他认为,明明现在就可以享受的东西,为什么非要等以后,谁知道以后的自己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去期待和开心。
      “我可以存足够的钱去买喜欢的东西,但既然那件东西迟早是属于我的,为什么不可以提早一点去拥有呢?毕竟与其期待遥远的未来,还是可以看到的当下更让人感到安心些。”大学生彭彭谈起分期来也振振有词。
      已经不知道开了关、关了开多少次“支付宝花呗”的90后女孩圆圆告诉记者,她这个月又没忍住把花呗开通了,原因是她看上的一件衣服打折力度非常大,她觉得有时候在对的时间“剁手”也是一种省钱,“现在你花100元买的,之后你可能花200都买不来。”圆圆认为只要是在她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适度地使用分期,不仅不会有压力,还能够提供不少便利。
      事实上,分期消费确实降低了人们享受品质生活的门槛,成为助推消费升级的重要工具,同时,分期还会促使用户信用养成,并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消费便利,尤其是网购分期,这种方式灵活便捷,特别受到年轻人欢迎。从分期购物人群构成来看,分期消费者以90后居多,占比超过7成,80后和70后用户占比约2成。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总体消费规模扩张,但用户负债压力有所减轻。6·18当天,分期乐商城用户平均分期期限9.1个月,比去年同期延长了0.2个月;平均月供373元,同比下降23%。这些均反映出,95后在追求品质商品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控制还款压力,做到了理性克制。
      当分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就越来越多。有专家提醒经常选择分期消费的市民:不同于住房按揭,日常的分期消费业务一般期限很短,大部分都在12期内,即使实际利率高,大家付出的利息总额并不高。当手头资金周转不灵时可以选择分期消费分担压力。需要提醒的是,很多银行信用卡或金融消费公司会不定期推出优惠商品或费率,甚至可以做到零费率,大家在购买商品时不妨货比三家。

    规范管理有多难?

      在分期消费火爆的背后,如何才能理性用好分期消费、管好分期消费?
      省社科院的周洁认为,监管者应继续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各类分期消费平台的清理和整顿。对于经营失序、管理混乱的平台,未能按照规定通过备案的,要采取措施坚决予以关闭。
      “目前我国征信市场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行业多头借贷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相信未来实现国家级层面的征信数据共享之后,整个行业将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周洁表示。
      征信数据是分期消费平台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像淘宝、京东、携程等掌握亿量级用户消费场景的公司,用户基数大,数据资源多,可以敏锐捕捉到用户征信程度,风控成本较低。而其他金融平台很难精准判断消费者的征信“脸谱”。
      “现在对于分期消费,我们很大的精力要放在风险防控上,可以说,风控做得好,运营成本就会降低,平台分期消费利率也就相应降低,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分期乐商城公关总监高圣说,“面对日益猖獗的金融欺诈,分期乐商城近日正式上线‘阳光守护者’计划。在搭建AI智能反欺诈体系之余,该计划还囊括安全教育、有奖举报、账户安全防护为一体,希望最大限度保护用户远离欺诈。”
      省发改委财政金融处一位负责人建议,加强信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化的管理与信息共享手段,夯实和丰富征信体系,提高分期消费业务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效率,使机构和客户享受到普惠金融的更多便利。
      银行和互联网平台应进一步完善或建立自己的风险测评和监控体系,客观评估用户的消费水平,合理设置授信额度;分期消费业务机构和平台应正确进行营销宣传,杜绝虚假宣传、诱导宣传,并设立必要的惩罚机制。
      对消费者来说,要在银行信用卡和鱼龙混杂的分期付款平台之间谨慎选择,尽量选管理体制比较正规完善的银行信用卡消费。如果选择互联网分期消费平台,应仔细核对分期消费利息、手续费、服务费等如何计算等情况,防止被收取高利息、高服务费。
      “分期消费是一种预支付形式,如果逾期还款,不但会增加滞纳利息,影响自己的征信度,甚至有些金融机构会终止分期业务。”周洁认为,消费者应摒弃虚荣、攀比、盲从的不良心态,仔细权衡物品购买是否合理,制定合理的消费和还款计划,避免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本报首席记者 王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6-25期

    • 第2019-06-24期

    • 第2019-06-23期

    • 第2019-06-22期

    • 第2019-06-21期

    • 第2019-06-20期

    • 第2019-06-19期

    • 第2019-06-18期

    • 第2019-06-17期

    • 第2019-06-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