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长治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创不动产抵押登记全新模式

  本报讯 针对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原有模式时间长、成本高、材料多,办事企业群众融资需求又往往比较迫切的实际,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长治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转变服务态度,积极探索,开创了不动产抵押登记全新模式。
  2018年9月,长治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1.0版本”服务模式,并在工行长治分行正式上线。此工作模式主要是将现有登记系统直接部署至银行,群众在银行网点办理抵押贷款的同时,一并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实现了办理个人购房贷款抵押登记“不见面审批”和“只跑一次”的“一站式”服务。2018年年底,为了方便更多群众办理业务,同时降低抵押风险,升级推出了“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2.0版本”,此工作模式主要是通过“中间库”建立不动产抵押登记部门与银行业务互联平台,保证银行所有网点均能访问业务平台,达到数据共享。
  目前长治市“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已经实现6家银行共10个网点的接入,实现群众办理业务多点办、就近办,抵押登记业务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至最快45分钟拿证,有效地提升了办事效率,节约了申请人的办事时间。
  为精简申请材料,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和登记办理满意度,长治市本级登记机构全面推行以一张“主债权合同及抵押合同表”代替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该表高度包含了原有的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中有关抵押登记的全部信息,将原本四五十页的借款合同与抵押合同汇总为“一张表、一页纸”,明显减少了工作人员审查资料时间。此办法推出以来,受到了金融机构、办事群众及登记中心三方的一致好评。
  为使“放、管、服”方针政策与让客户“只跑一次”原则有效结合,长治市本级登记机构推出银行单方面申请抵押权注销登记,抵押人结清贷款后,只需金融机构提供结清证明等相关手续即可办理抵押注销业务,极大方便了群众、企业和银行登记机构。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04期

  • 第2019-08-03期

  • 第2019-08-02期

  • 第2019-08-01期

  • 第2019-07-31期

  • 第2019-07-30期

  • 第2019-07-29期

  • 第2019-07-28期

  • 第2019-07-27期

  • 第2019-07-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