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有句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白天不懂夜的黑。随着现代都市经济的不断繁荣,与“昼经济”对应的“夜经济”,正在散发着自身特别的魅力……

点亮夜经济,龙城越“夜”越美丽

  • 夜晚逛街的人比白天还多,图为太原食品街一角。

  •   夜幕降临,太原。
      汾河公园,两岸滨河东西路、几座大桥和高层建筑流光溢彩、交相辉映,汾河两岸夜色被点缀得格外美丽;
      食品街上灯影绰绰,酸甜苦辣咸,五步一首诗,十步一个味道,“太原食品街”已经成为外地游客来并旅游的必备“打卡点”之一;
      长风商务区。六馆时尚大气的建筑风格搭配充满自身风格的灯光,人们或驻足欣赏,或合影留念,或嬉笑玩闹,这里夜间的风景与白天相比,似乎多了些可供玩味的部分;
      ……
      夜经济带动了城市生活,也丰富了城市的夜晚。如何真正激活夜间消费,拉长产业链条?近年来,太原的思路愈加清晰。

    灯光璀璨,点亮城市扮靓夜

      发展夜经济,首先得让城市亮起来。
      由于长期以煤炭等重工业为主,生态环境较差,夜晚黑漆漆,一度是太原给外地人的第一印象。
      不过,近几年太原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令人感叹。
      几年前开始,太原重点对城内贯穿南北的汾河、汾河两岸的公园、跨河桥梁、近河楼宇进行了亮化提升。
      汾河上现有的桥梁,全部披上了霓虹外衣。这些桥梁的亮化,全部采用LED灯饰,亮化效果好,而且节电。其中,4座跨河大桥首次大量安装照射侧墙、桥柱的洗墙灯让灯光像水一样洗过墙面,主要做建筑装饰照明用,也可用来勾勒大型建筑的轮廓,为桥梁夜景增色不少。
      楼体亮化一直是不少城市亮化工程的短板。在这方面,太原也走在前列。
      按照统一规划,多数楼体都采用LED灯勾勒轮廓,用电光源进行点缀,整体夜景冷暖色调结合;同时,楼顶采用高压钠灯泛光照明,形成视觉冲击力。
      汾河西岸商务区的亮化,更显精美、大气。有的商务楼通体被打造成“液晶屏幕”,山西大剧院被淡黄色泛光源照亮,台阶也被整体亮化,漫步其间,仿佛走进时光隧道。
      放眼望去,轮廓灯、射灯、灯带、点灯……闪烁、变幻,既独立成景又相映生辉,形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光带”。从高处望去,璀璨灯火怒放并州,犹如打翻了的百宝箱、撒了一地的金银珠宝。在这些“珠宝”的装点下,一座活力无限、光彩夺目的“夜并州”呼之欲出。

    缤纷夜游,带火消费聚人气

      点亮了城市,更要点燃游客消费欲望。随着文化休闲旅游理念的逐渐深入,在观光历史古迹与文化遗产之余,游客总免不了想体验一下当地人的饮食、娱乐等日常生活。在太原,有口皆碑又品质不错的“夜食圈”很多,比如食品街、中正天街、万象城等,这些家喻户晓的名字愣是用一波波美食“拴”住了人们的胃。
      明清风格的老街建筑,青瓦朱漆下,是川流不息的人群。每至夜色初起,整条街红灯高挂,食香满路。懿曲社、六味斋、晋韵楼、雪山冷饮、杏花村、双合成……你熟悉的太原“标签”在这里能找到很多。做工考究、纹路优美的地板上,“酸甜苦辣”几个篆体字串起整条街,在猜测和研究这几个到底是什么字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满足了游客的文化游需求。
      除了唯美的景观和厚重的文化,食品街的旅游元素也越来越丰富。茶楼、饭店、小吃满目皆是,形成了独具特色又包罗万象的饮食集中地,也成为龙城独特的风景线。
      “太原的夜经济早有端倪,火车站附近有位卖煮方便面的老师傅,就因为能在深夜为人们提供一碗热乎乎的方便面,一度成为网红。”太原市烹饪餐饮协会的相关人士表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传统的宵夜摊点、KTV、酒吧外,近两年太原夜间不打烊甚至24小时营业的商业业态越来越多。家住前北屯路的姚女士是一位医生,经常倒夜班,以前凌晨下班经常担心买不到东西,现在随时随地能在24小时便利店里买到日常所需的东西。

    打造特色,深挖文化才是魂

      夜市千灯照碧云,商贾万店卖红妆。时下,太原的大型商场营业时间几乎都到晚10点左右,打折促销期间更是会延长到凌晨。“入夏以来晚上购物的人比白天多好几倍,销售情况也很可观,一般晚上7点半到10点销量最旺,到了周末的夜晚生意更是好,流水肯定就上了万了。”铜锣湾商场的销售顾问告诉记者。
      夜幕降临,不少商场都跳动着不同于白天节奏的夜经济之脉搏。
      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一位美国学者曾形象地指出,一个地区夜晚的灯光亮度和它的GDP成正比。
      关于夜经济,MBA智库百科将其定义为“以市民和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休闲、文化、健身为主要形式,从晚上七点到次日六点之前的各种消费”。
      “其实,夜经济是一个外延广阔的概念,它并不是白天经济的简单延续,而有其自身的独特内涵。就像外滩所表现出的夜上海十里洋场的浓郁氛围,王府井蕴含着皇城根下的京文化,锦里夜市骨子里透出的巴蜀休闲味道,这是在白天不能完全展现的。”对于夜经济,省社科院的周洁有独特的见解。
      周洁认为,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夜经济是舒缓工作压力的休闲性消费方式;对于外地游客,夜经济则是其了解不同城市风貌、体验不同民俗的体验性消费方式。因此,夜经济是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的多重结合。“打造特色夜经济,让其成为城市的缩影和名片,商业只是基础,文化才是灵魂。”周洁表示。

    政策助力,龙城夜晚更精彩

      “与国内大城市相比,太原的夜间活动场所还是不算多,很多商铺关门早,消费群体单一,民众对夜生活的认识不全面。”针对太原夜经济现状,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负责人道出根源,一个城市夜经济的繁荣程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历史因素、人文传统、自然环境、人口年龄结构、消费习惯等等,“繁荣夜经济,需要发展思路、方法、机制的根本转变。”
      点亮夜经济,太原的脚步正在加快。“加速跑”的同时,离不开政策助力和环境护航。
      如今的太原已成为全省夜经济发展的龙头。夜晚漫步太原街头,能看到不少包含购物、餐饮、文化、健身、休闲等功能的专业综合类大型城市夜经济载体;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与前几年相比已延时营业;社区便利店24小时不打烊;公园、广场将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健身活动,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掀起全民健身热潮。此外,夜市旅游市场在全省范围内振兴,发展弘扬本地文化、突出本地特色的夜间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消费者,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行业发展,拉动夜晚消费,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城市品牌形象。
      记者了解到,今后我省还将协调相关部门,在商贸、旅游、文化、税务、交通、治安、卫生、环保等方面支持夜经济发展。例如,对活动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减免,对城市夜经济发展建设用地给予支持,对于公交、环卫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因延长运营时间产生的亏损给予相应的补贴,对延时场所增加的水、电、人工等成本费用,按照营业面积给予补助等等。
      我们期待,“夜太原”的丽影走得更快一些,夜经济的业态更丰富一些。当未来有一天,夜幕降临后,大多数人们习惯在街头散步,或悠闲地坐在长椅上品茶、喝酒看街景,积极参与各种夜晚文化节目,太原的夜晚才能真正和经济生活融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能感受白天的精彩,还会享受到夜晚的惬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06期

    • 第2019-08-05期

    • 第2019-08-04期

    • 第2019-08-03期

    • 第2019-08-02期

    • 第2019-08-01期

    • 第2019-07-31期

    • 第2019-07-30期

    • 第2019-07-29期

    • 第2019-07-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