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从出现在山西的那一刻起,短短几年间,不仅改变了就医模式,而最重要的是有力推进了分级诊疗,也成为医改的助力。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早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不合理。在山西,一方面,大量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省城太原等几个大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医卫资源则相对短缺;另一方面,即使在省城,有限的优质医卫资源也是集中在几家少数的医疗机构。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不断提升时,这种不均衡最终导致了基层病人不断涌向三甲医疗机构,并致其人满为患、压力加大,同时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卫资源则相对闲置。
让所有的医卫资源活起来,并得以充分利用,满足社会需求,这是山西推动医卫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由此出发,我省积极推进医改,并将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作为顺利改革的关键。
而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前提是要让患者满意。这个满意有两个方面之意,一是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包括让优秀的医卫人员看病,也包括“高级”的医卫设备做检查或动手术等;另一方面,是不用出远门,方便、省时、省力。也就是说,老百姓在家门口或是基层医疗机构就可以享受到这些服务。
在医卫资源格局难以做出大的改动情况下,要做到这一切,需要强大的技术做后盾。
现阶段,以互联、协作为特点的智慧医疗,就是依托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平台,将纵向的医疗资源链接起来。通过大数据系统化、标准化、智能化进行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远程服务,依托区域信息平台有效整合共享病人电子病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以电子档案为依托,向患者提供智慧服务,向医务人员进行智慧医疗,向医院进行智慧管理。同时,横向看,智慧医疗通过医疗物联网、医疗云、医疗大数据应用等信息技术,打破了医院各科室间在传统医疗模式下信息孤立的局限性,使各部门实现了有效地协调和互补。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患者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
从一定意义上说,智慧医疗重新整合优化了医卫资源,也为优质医卫资源下沉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实现了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得到百姓的认可,分级诊疗才会被接受,为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提供最大保障。
当然,这一医疗行为需要规范,包括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和远程医疗服务等。具体工作中,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或以互联网医院名义开展服务的,分别按照《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经取得实体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机关的审核同意后,可实施相应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服务按照《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执行。医疗机构自建或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搭建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的,要与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建立数据接口,实现互联网医疗服务数据的实时监管。同时,各级卫健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做好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或以互联网医院名义开展服务的审核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辖区内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院名单、监督电话及其他监督方式,加强监管,确保互联网医疗服务依法规范。
只有这样,《山西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即到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