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智慧医疗,给患者带来哪些便利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二楼门诊大厅,一位医护人员正在帮助患者使用导医机器人“晓医”咨询就医问题。

  •   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让挂号、缴费、查看报告、化验抽血这些在医院最常见、也最容易耗费大量时间的程序,变得简单了。现在,在山西的许多地方,患者或家属只需一部智能手机,这些事情就可简单、轻松地搞定。
      这只是我省智慧医疗的缩影。它的出现,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笔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实现优质医疗信息资源共享

      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卫生院远程彩超中心,一位70多岁的李姓老人正躺在盐湖区医疗集团龙居镇卫生院的彩超床上,由该院彩超室主任李金亮为其进行彩超检查。此时,彩超床边,有一个电子屏仪器,在另一端连接着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超声科,两个身着白大褂的大夫出现在画面中。这是记者在一次采访中碰到的事。
      “通过医疗集团信息系统和远程诊疗系统,另一端盐湖区人民医院医生能清晰地接收到诊疗画面、患者信息以及彩超图像,及时给出诊断报告。
      “病人在镇卫生院看病,其实享受的都是区医院的医疗资源。”盐湖区龙居镇卫生院院长张治峰说。
      这样的情况,在当地并非个例。同样的情况,在山西已很普遍。我省的医联体远程会诊工作,几乎每天都在开展。“以前看病,我一般选择去三甲医院,总觉得那儿的大夫经验更多,水平更高,也比较放心,不过现在我不这么想了,也不这么做了,在县医院也能达到治疗效果。”小李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一位朋友的父亲在老家生病了,比较严重的那种,之后县医院联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确定了病情,给出了合理的治疗方案,最后痊愈出院。
      这一切都缘于智慧医疗所带来的优质医疗信息资源共享。

    提高了工作效率

      “您好,我是晓医,有什么问题您问我就行。”8月15日,记者来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大厅时,几名患者正围着一个导医机器人“晓医”咨询就医问题。
      山医大一院门诊患者流动性大、病种复杂、来院就诊时间不均衡、护理人员和患者接触时间短等问题,都会使患者出现焦躁不安等情绪。门诊量巨大,导致分诊、导诊工作量大,不仅给医护人员带来日趋沉重的工作压力,更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以前来这儿就医,每一次都会遇到许多病友,护理人员和病患接触总有点赶时间的感觉,心情很不好。”对此,小李深有感触,“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这个‘晓医’的本领可大了,当患者向其描述自己的病症时,它可以为患者推荐合适的就诊科室,并向患者提供导向该科室的位置路线和地图,甚至还可以介绍相关疾病健康指导。”
      据介绍,“晓医”集语音识别、人脸检测、人脸识别、语言理解、声源定位等技术于一体,可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位置导航、导医分诊、问题咨询、健康宣教等服务。患者可直接与其进行语音互动交流,也可通过触屏点击来实现各项信息的查询。同时,其可以通过后台数据进行“自我学习”,根据所收集的患者咨询信息和医院的最新情况,不断更新、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后,导医机器人还将逐步实现挂号,打印检验、检查单等更多功能。
      这样一来,“晓医”可以有效分担分诊护士的工作量,护士会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做更加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就诊指导,优化了预检分诊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医院门诊的整体形象。

    推进分级诊疗,重新整合医疗资源,拉近了城乡距离

      “以前,我要做个心电图之类的检查,就必须早早起床出门,骑电动车或坐公交去十几公里之外的区人民医院,再赶紧排队、挂号,太费事了。”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长江府村的李大爷,今年63岁了,近一阵子有点胸闷,早饭后,他在家人陪同下到该镇卫生院做心电图,“现在,在镇里就可以做好多检查,真的太省事了。”
      这都是智慧医疗带来的。
      在盐湖区,从最偏远的乡村去区人民医院看病需要至少30分钟的车程,而现在,智慧医疗把30分钟变成了3分钟。盐湖区医疗集团成立以后,为龙居镇卫生院安装了统一的HIS系统,和盐湖区人民医院真正达到了患者的一体化管理,两所医院之间所有双向转诊的患者都可以在系统中及时查看患者的所有病史。
      智慧医疗在拉近城乡距离的同时,给许多急救患者更多生的希望。
      去年春节期间,晚上11时多,解州一位患者突发脑梗。接到求救电话后,盐湖区席张乡卫生院院长岳春样坐上设在该乡120急救分站的急救车不到15分钟就接上了患者。一路上,随车医生一方面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一方面通过车载心电监护系统和视频会话系统,与区医院急救中心专家联动,获取专业支持,最终使患者化险为夷。
      “如果没有这个急救分站的话,从解州到区医院,开车也得40分钟,那个脑梗患者肯定就被耽搁了。”说起这个,岳春样的神情带着一丝庆幸。
      盐湖区医疗集团有关人员介绍说,在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中,该集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依据各乡镇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实现各医疗机构的高效运转。2017年以来,在席张、冯村、上郭设立了3个120急救分站,保证急救车辆15分钟内到达,缩短急救半径,构建黄金半小时圈。配备急救车辆,增设了可与区医院急救中心实时联网的远程心电监测系统与视频会话系统,提高乡村两级的院前急救能力,建立“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的就医新格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20期

    • 第2019-08-19期

    • 第2019-08-18期

    • 第2019-08-17期

    • 第2019-08-16期

    • 第2019-08-15期

    • 第2019-08-14期

    • 第2019-08-13期

    • 第2019-08-12期

    • 第2019-08-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