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思西村的“扶贫”葡萄熟了

  • 思西村果农白萍萍正在采摘葡萄。 本报记者 冯杰 摄

  •   “这个大棚里种植的葡萄品种是早黑宝,颜色紫黑、果肉晶莹,吃起来有浓郁的玫瑰香,蕴含丰富的营养。”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日,记者来到阳曲县泥屯镇思西村采摘,果农白萍萍这样介绍自家大棚里的葡萄。
      思西村位于阳曲县泥屯镇。泥屯镇是一个盆地,三面环山,适宜水果种植,一直就是阳曲县的水果基地,也是太原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这几年,随着城市的北延,泥屯镇与城市的连接更加紧密,除了传统的水果种植,这几年,泥屯镇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建设,草莓、葡萄、李子、西梅、甜瓜、西瓜,可以实现四季采摘,思西村的葡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以前是以大田种植为主,现在主要是设施农业,葡萄示范基地占地33亩,共有34座大棚,是阳曲县的扶贫项目之一,由农科院专家指导,贫困户种植。
      思西村的葡萄大棚种植的品种主要就是早黑宝,这是农科院专家培育的新品种,和目前市面常见葡萄品种相比,口感更好,甜度更高。“主要原因还是种植的小环境好,适宜葡萄的生长。”白萍萍说,“以前在地里种植葡萄,经常会遭遇喜鹊、麻雀、病虫害的困扰。自从采用大棚种植后,为葡萄成长提供更加适宜的温度、湿度。与此同时,没有喷洒农药的葡萄干净卫生,清水一洗就可食用。”
      去年,思西村大棚葡萄试果,亩产达到了1000斤,去年的价格卖得也很好,采摘平均每斤15元,太原等地的游客专程来这里采摘,口口相传,大棚里的葡萄几乎不用到市场去销售,去年的种植农户家庭收入远远超过脱贫线。
      今年首次盛产,思西村大棚葡萄亩产超过3000斤,因为受天气原因的影响,葡萄成熟的日子迟来了半个月,所以就和大田葡萄下来的时间相差无几,时间上的优势就打了折扣,即使是定价10元一斤,前来采摘的人的数量还是不够理想,这导致思西村的果农们看见硕果累累的葡萄架有些发愁。
      好在政府还是积极地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泥屯镇镇长贾宝玉说:“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第二届丰收节,希望到时候能将一些团体带到果园,另外,‘思西小镇’电商平台、微信平台也在积极推广宣传,将农户的葡萄销售出去,助力农户脱贫”。
      此外,泥屯镇未来区位优势明显,车管所落户在泥屯镇,现在已经开始施工;太平洋建设集团准备投资未来城,未来泥屯镇的流动人口会大幅增加,这些都会给泥屯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
      听了镇长的讲解,白萍萍对未来也是充满希望,但是今年,她还是盼望着每日来思西村采摘的客人多一些。
      “凡是来过的人都说我们的葡萄好吃,希望朋友们多来!这样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靠勤奋就能走出一条致富路。”白萍萍说。

    本报记者 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21期

    • 第2019-08-20期

    • 第2019-08-19期

    • 第2019-08-18期

    • 第2019-08-17期

    • 第2019-08-16期

    • 第2019-08-15期

    • 第2019-08-14期

    • 第2019-08-13期

    • 第2019-08-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