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技能傍身”,山西劳动者大军阔步走来

  • 由省政府主办的首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现场 王艳晖 摄

  • 太原高级技工学校、太原技师学院的学生正在接受培训 王艳晖 摄

  •   观察一把钥匙5秒钟后,使用两把锉刀,凭借娴熟的眼力和手工,准确把握牙型、距离以及深度,仅用40秒,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李晓波师傅就盲配出一把钥匙,这个手眼合一的功夫,是李晓波师傅26年从事钳工工作练就的。这边李师傅刚展示完,那边同是航天清华的原慧敏师傅“玩”起了更悬的,表演气球上A4纸打孔。A4纸纸厚不过0.07毫米,汽球更是只有0.01毫米,只见原慧敏师傅启动10毫米钻头后,钻头垂直钻向纸张,在原师傅的巧手操作下,钻头刀头轻轻划过纸面,不过几秒钟,一个10毫米的孔洞打穿纸面,而汽球完好无损。在8月2日举办的全省“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推进会暨首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现场,一个个能工巧匠竞相展示了自己的绝技绝活。
      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全民技能提升作为促进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增收的关键举措,创造性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从2018年至2022年,实施为期5年、每年100万人的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培训156.4万人,涵盖家政保育、康养旅游、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150多个职业,涌现出“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临汾技工”等一批叫响全国的劳务品牌。如今,“技能傍身”已为劳动者所崇尚,全省上下特别是企业更是加快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步伐。

    企业发展,专业技术人才是支撑

      “集团公司在项目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短板,一方面是技术人才数量少、梯队建设薄弱,拥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亟待增加;另一方面是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脱节,在新工法、新技术的课题选择与申报上存在重奖项轻应用的现象,针对性、时效性以及对项目成本管理的指导性不强。”在山西建工五建集团的一次技术专家、项目技术负责人座谈会上,董事长张志利深刻分析了目前技术管理现状。“从集团公司目前技术人员结构组成、技能水平、兼职状况看,公司急需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人员选拔、培养、任用、管理、考核、退出机制。”
      军训、野外徒步、职业培训……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创新能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进入五建集团的新员工都要经过一场系统培训,让新员工静下心、稳住神、扑下身、扎住根,以空杯归零的心态提高自己、实现价值。
      省人社厅副厅长吴海亮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省目前从业人员有1908万人,其中具有初级以上技能的人数286万人,仅占全部从业劳动者的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其中高技能人员占29%,技能以上从业人员仅6.6%。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1908万的劳动大军大部分全靠输出力气,而不是技术,在挣微薄的辛苦钱,技术含量低,缺乏就业竞争力。这一状况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8年“山西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落地,从2018年起到2022年,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思路,通过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化、专业化职业能力评价,力争每年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劳动者达到100万人,让更多劳动者走出一条靠技能就业、靠技能增收、靠技能成才之路。相应证书是指职业资格、专项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等级或培训合格证书。每年100万人中,包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15万人、企业在岗职工40万人。

    “技能傍身”,提升自我实现价值

      “小王,下班了,还在现场呢,不回家了?”“昨晚培训时学了两招,趁这次设备消缺我演练一下!”随着同煤集团“1311”人才战略的实施,山西漳电同华发电有限公司大学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被全面激发出来,年轻人岗位建功的热潮正在兴起。2018年底,同煤集团确立了培养选拔任用干部的“1311”工作思路,把“讲政治,有学历、阅历、能力,品德好,清正廉洁”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按照“1311”标准,同华发电公司想员工所盼,今年4月全面展开培训工作。与以往相比,此次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培训内容涵盖集控运行、设备检修维护、企业管理、财务、经营等多方面知识,采取对标先进、模拟演练、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实景体验等方式,提高青年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培训方向上,一方面抓好基础培训,突出岗位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另一方面抓好重点培训,着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和高级工,建立人才库。
      2019年,省政府将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列入“八件民生实事之一”。特别是5月份以来,抓紧研究制定我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8月2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推进会”暨“首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启动仪式”,在全省范围内高层次强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开展。
      今年以来,全省共组织各种技能提升培训51.5万人,完成年度任务100万人的51.55%。其中,组织城乡各类劳动者培训30.9万人,完成年度任务60万人的51.46%,(按参训对象分,培训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24.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6.8万人;按培训形式分,组织就业技能培训23.3万人,企业岗前培训7.6万人),合格人数28.4万人,合格率达到91.88%;涉及培训机构747家,培训职业(工种)160余个,培训6000余班次。组织企业在岗职工培训20.7万人,完成年度培训任务40万人的51.67%。

    持续发力,培训将面向更多群体

      在本次全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山西建投四建集团代表省住建厅展示了山西省建筑行业的技能成果。友成劳务公司李宝成、白海云、赵艳鹏3位技术能手展示了砌筑、镶贴技能,VR安全体验展示由广业建设VR小组成员演示9项安全体验项目,五小成果展示由水利分公司杨利解说火箭撬试验滑轨,视频中还滚动播放了四建集团企业宣传片和科技成果。
      2019年,我省继续大力推动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围绕提高培训质量,重点在规范培训标准、完善实名制管理、加强实时监控、扩大社会影响力上下功夫。发布了新型职业农民考核评价13个地方标准,在全国属于首例。强化“互联网+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使用,实现所有培训学员的实名制管理和培训的全过程实时监管。组织开展了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拟组织15户左右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首批公布了44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目录,引导培训机构开展针对性、规范性培训。坚持以赛促训,首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涉及7大类30个职业(工种)项目以及对接世界技能大赛的19个项目。
      据了解,下一步我省在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方面,支持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等活动,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培训。在重点群体方面,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青年、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等就业重点群体开展各类培训。同时,结合我省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工艺美术从业人员、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医疗、养老、母婴等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聚焦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县,通过项目制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25期

    • 第2019-08-24期

    • 第2019-08-23期

    • 第2019-08-22期

    • 第2019-08-21期

    • 第2019-08-20期

    • 第2019-08-19期

    • 第2019-08-18期

    • 第2019-08-17期

    • 第2019-08-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