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上周末全球市场再起风波,受悲观情绪影响,本周两市大幅低开,但A股低开之后抵抗住了下行压力,走势相对稳健,再度走出独立行情。近期来看,A股市场对外围重大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形成免疫,即边际效应持续递减,对A股不会产生明显的波澜,而只是在开盘有所影响,短期内市场将重新回归到A股本身的运行节奏上来。
目前A股的估值底和业绩底都具备较为坚实的支撑力,市场有望继续向好。从中长期来看,外部风险对A股的影响将逐步趋于弱化,管理层推动的资本市场中长期改革政策正在浮出水面,完善的制度建设将对A股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操作上,从此前市场多空博弈以及技术面综合考虑,年线附近或有较好的低吸良机。本周中报披露进入最后阶段,市场短期仍有波动风险,建议对业绩暴雷股票予以规避。核心科技和消费会成为A股市场长期的热点和主线方向,建议投资者逢低吸纳并坚守。板块上,深入挖掘科技股和绩优蓝筹股中所蕴含的结构性机会。
市场韧性明显增强 切勿盲目看空杀跌
中信建投证券太原营业部投资顾问黄聪海告诉记者,上周A股延续反弹,利好不断带动市场人气回暖。上周末央行发布LPR改革方案,推动金融企业降低企业的贷款利率,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中央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等一系列重磅利好刺激A股不断走强。上周沪指、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上涨2.61%、3.33%、3.38%、3.04%,两市成交29645.1亿元,较前一周放大28.02%,反映出资金入场意愿增强。从行业板块表现来看,上周各行业指数基本都出现了上涨。其中,科技、消费、多元金融等涨幅居前,银行、能源、公用事业、汽车及零部件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弱。从概念板块来看,深圳概念受消息影响表现最好,高风险偏好资金明显较之前活跃。
然而,上周末消息面并不平静,短期来看,要注意市场调整的风险。不过,A股制度建设方面有望迎来重大利好。据媒体披露,监管层关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案已经基本成型,A股市场将完善一系列基础制度改革、法治保障,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明显增强。虽然市场短期情绪冲击不可避免,但完善的制度建设将对A股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
技术上,黄聪海认为,上证指数正处于下降通道压力位置,如果没有上周末的利空消息,本周有望突破该压力。但利空来袭,大概率会触发市场调整,改变目前的节奏,趋势压力线短期或将成为市场的重要阻力,继续关注事态的发展。此外,本周将是中报披露的最后窗口期,从历史来看,往往越往后披露的都是成绩相对不如人意的,所以对于尚未披露业绩的上市公司,投资者仍要重点留意其中报的情况。如果业绩保持不错或超预期,且估值较为合理的话,即使市场短暂调整亦无需过分担忧;若业绩不及预期,甚至亏损的企业,建议及时止盈止损。弱势背景下,市场资金会更加扎堆于优质的上市公司,而垃圾股、绩差股会逐渐被边缘化,股价较难有表现的机会。
总的来看,上证指数短线或将再次回踩年线位置,但投资者也无需过于担心,今年市场的韧性越来越强,结构性机会凸显,尤其不少绩优股股价迭创新高。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宽货币导致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荒更是愈发明显,占比不大的优质资产更是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市场每一次突发利空导致的情绪杀跌中都蕴藏着机会,对于优质资产而言,中期或将成为难得的入场机会,投资者切勿盲目看空杀跌。
此处市场承压较大 关注质优滞涨股票
“市场在暴跌后震荡上扬,连续十五个交易日的反弹,令市场人气有所激发,操作机会也大增。但量能的持续萎缩无法带来大量的场外资金,场内资金的博弈仍是近期主要模式。”东海证券山西分公司投资顾问药利民认为,随着国内政策及相关利好消息的推出,市场有所好转,但只是反弹而已,说是反转还言之过早。
盘面上看,上周市场较为热闹,题材个股遍地开花,这是受指数长期压制多方蓄势后的反弹。此类个股的特性决定了其短期的炒作逻辑,所以此类个股要逢低介入。权重类个股涨幅偏弱,是资金方谨慎所致,说明指数的拉升还没到时候。随后,沪深本地股的涨停潮、券商+科技股的拉升、酿酒等白马股的再次发力,一次次激发着市场人气,短期交易状态有所改观。但量能的持续萎缩制约着市场的进一步上移,所以震荡整理不会改变。
从技术上看,市场在周一强势反弹后,连续四个交易日在其收盘价附近震荡,近期热点轮动较快,机构操作频率降低。多数低位个股进入市场自由交易状态,成交低迷,较难激活市场人气。科创板与主板资金的转换,使得上周操作机会增加。结合当前位置来看,上证指数仍在修复缺口的过程中,多次上冲未果,说明此处市场承压较大。不过,在经过充分蓄势之后,会继续稳步攀升。行情从普涨到局部的转变,意味着市场仍存不确定性因素,增量资金有限的市场会一直震荡。个股方面,药利民依然建议大家关注质优滞涨股,形成独立走势的个股更佳。虽说市场存在一定的概念短线机会,但真正抓住的很少。这样就不如持有上涨空间较大且风险较小的质优股,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风险。
短期风险大于机会 防御避险配置为主
山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麻文宇分析认为,近期中美经贸摩擦的升级,对疲弱的全球经济施以重压,短期来看对金融市场的负面冲击更为严峻和难以控制。美股已经“先跌为敬”,而在全球恐慌避险情绪蔓延、资金撤离及金融市场联动、国内出口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背景之下,A股短期来看风险大于机会,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谨慎操作,避险为上,紧密跟进事态进展与市场反应的力度,再做相应的策略调整。
麻文宇建议,短期应控制权益资产仓位,增配黄金与债券等避险资产。她维持此前谨慎判断,并提高风险警示程度,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剧、政策空间受限、地缘政治风险提升等多重因素仍在压制市场风险偏好,不利于权益类资产尤其是高波动型权益类资产的走势。
麻文宇推荐对避险资产如黄金等贵金属、利率债等固定收益产品持续配置,对于内外部风险未得到解除、短期风险提升、中期仍处磨底区域的A股,建议控制整体仓位,以防御、避险配置为主,两个方向上精选优质标的,逢低介入。底仓稳健配置基本面扎实、政策优待、弱周期或具备风险对冲特质的板块(公用事业、农林牧渔、黄金、医药、军工等);进攻仓谨慎操作,逢低介入、博弈政策对冲和弹性更大的方向:一是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领域的芯片、5G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信息安全、云计算等中小盘科技股;二是受益于积极财政发力的建筑、建材央企龙头。
市场分化依然明显 挖坑深度边际递减
“央行关于LPR新的形成机制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虽然并不是市场长久期盼的降息,但LPR机制的改变,终于可以使银行间的货币成本与实体经济的贷款利率进行有效的疏通,算是一个长期的利好,对此市场也给予积极的响应,各大指数上周都出现了一定的涨幅。”省城某私募基金赵经理告诉记者,从成交量的放大看,创业板指数>中证500指数>上证指数,说明市场的资金主要集中在持续反弹的科技类中小创中。但从个股涨幅及板块来分析,以贵州茅台、恒瑞医药为代表的抱团蓝筹股,依旧是一部分长线资金的最爱,上周四、周五这类蓝筹股也后来居上完成了一波上涨,并创了新高。
总的来说,现在市场资金分三部分:一是以茅台、恒瑞为代表的抱团资金,在外部环境以及国内经济都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稳扎稳打,坚守阵地,跌少涨多,不断创新高;二是以沪电股份、生益科技为主的绩优科技类蓝筹股,受到另一部分以业绩为主要衡量,同时寻找弹性的资金关照;三是九鼎新材为代表的,莫名其妙没有业绩支撑的,游资接力“打板”的垃圾妖股,依旧进行着击鼓传花的老把戏。能成老妖的也只有一个,但很多散户却指望自己也能在其中获利,需要仔细掂量自己的短线交易能力。比如科创板最近两周的持续下跌,如果没有踩准节奏,损失还是较大的。
其他没有被归入这三类交易逻辑的,大约占市场70%以上的个股,都是随波逐流,涨少跌多,成交清淡,没什么机会。2016年下半年开始,市场的分化其实就越来越明显,2017年是一个高峰,近期茅台创出新高又是一个高峰。很多人谈论A股港股化、美股化,目前从市场的交易风格来说确实是很像了。所以建议寻找两市成交金额排名靠前的个股去做波段交易,也比自己在垃圾堆里挖到宝的胜率大很多。
赵经理认为,市场在成交量没有质的变化前(今年2-4月份的市场就属于质的变化,两市交易额大于万亿),预计还会保持目前这种交易节奏。上周末出现的外部利空因素,只可能是一个大坑,而且挖坑的深度越来越边际递减了,即跌幅一次比一次小。A股的交易者习惯了外部这些突如其来的干扰,想卖的人会返回去看看前几次外部干扰后市场的走势,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意愿去割肉了。不过,无论如何还是需要保持一份谨慎,在抄底时始终要留着一些子弹。
本报记者 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