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论 坛

“消费”传统媒体品牌是在饮鸩止渴

  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种特定的利益和服务,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新闻媒体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既担负着宣传教化的功能,又为读者提供实用和服务作用。读者花钱购买报纸、杂志,无疑最看重的是媒体的品牌。那些影响力大、公信力好的媒体,被广大读者认可,便建立起较好的品牌效应,有了广阔的读者市场。
  一个传统媒体的品牌,需要经过几代人、数十年艰辛创业才能树立起来,沉浸着无数新闻人的心血和汗水,积淀着无数新闻人的追求和梦想。记者一次次爬山涉水、顶风冒雪的新闻采访;编辑一篇篇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新闻稿件;编辑部一场场集思广益、主题鲜明的新闻策划,媒体品牌就是这样一砖一石一瓦日积月累打造出来的,实属不易。
  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仅仅十数年,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如雨后春笋,铺天盖地而来。必须承认,新媒体给读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新闻的便利,以巨大的冲击波把传统媒体逼到举步维艰的地步,不少报纸、电视台、期刊生存之路越来越艰难。全国大江南北,纸媒停刊的消息不绝于耳,真正让人感到“一叶知秋”的寒冷。
  与此同时,眼花缭乱的新媒体插上技术的翅膀,如澎拜新闻、今日头条等异军突起,逐渐树立起新的品牌,赢得读者的青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是,新媒体毕竟是新生事物,尚没有形成固定的可以复制的盈利模式。不少地方政府和报业集团对新媒体予以巨大投入,却像一个无底洞,不仅新媒体品牌没有打造出来,而且经营亏损越来越严重。这就是说,新媒体尚没有创造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营模式,有的新媒体在一个地方可以做得风生水起,但“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却遇“水土不服”,难以成活。
  一边是“焦头烂额”的传统媒体学习效仿新媒体,一边是“风头正健”的新媒体依傍着传统媒体艰难成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时存在,“融”依然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面临“烽烟四起”的特殊时期,不少传统媒体变得“心灰意冷”,不仅没有团结一致,共度难关,反而使出种种懒招歪招,一步步在“消费”传统媒体原有的品牌形象。这种现象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媒体尤甚。
  这些媒体单位不去认真制作新闻,巩固和延续媒体品牌,报纸发行量逐年下降,电视观众严重流失。传统媒体采编人员不在做新闻上下工夫,采访不深入,写作不精致,策划不到位,甚至从网上下载稿件,版面随意堆放,内容和形式均无新意,可读性越来越差。为了生存,有些媒体使用“表扬”和“批评”两板斧并用,利用媒体的宣传优势,对一些单位和企业进行重点宣传,这些受表扬的单位和企业给媒体以经济回报。反之,对一些单位和企业进行批评报道,迫使这些单位和企业为了挽回面子,为了藏污纳垢不被媒体曝光,送给媒体金钱或变相做广告以息事宁人。不用说,这种掺杂了“创收”的表扬和批评报道,不仅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久而久之会严重削弱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无异于饮鸩止渴,使原本就已羸弱的媒体更是风雨飘摇。
  传统媒体的创收途径依靠的是发行和广告,为了完成这两项任务,有的媒体将二者摊派到采编人员头上,有的摊派到驻地记者站。不论是采编人员还是记者站记者,完成任务的优势就在于依赖平时采写新闻建立的关系网和人脉。那些单位和企业订阅了你的报刊,又给你提供了广告资源,一旦发生丑闻,媒体怎么好去采访报道予以曝光?采编与经营完全分离,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不易,尤其是传统媒体面临生存危机的今天。
  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如今都十分重视新闻策划,并通过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来提升品牌,增加营收。新闻策划和举办活动,均需要不少单位和企业出资赞助。倘若人家出了钱,遇到负面新闻,媒体怎么去曝光?再说,这一次举办活动赞助你了,下一次也许还指望对方再次赞助。不少媒体在年终总结中,常常会提到一年中作了多少新闻策划,举办了多少次活动,采编配合经营增加了多少创收。殊不知,恰恰这一引以为豪的总结,道出了采编和经营之间纠缠不清的隐秘,也道出了传统媒体生存的甜酸苦辣。
  有的报社为了创收,将不少版面承包给报社内部编采经营人员,或者社外人员。这些承包者以赚钱为主,做报纸为副,打着报社的旗号四处“敛财”。表面看报社能够收到一些承包费,这是因为有些读者还认可媒体昔日的品牌,愿意跟媒体打交道,但时间一长,随着品牌的弱化,恐怕这样的合作者会越来越少。
  传统媒体为了生存,在广告收入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使出浑身解数拉赞助,拉广告,这本没有错,但在创收时,浪费了许多版面,减少了读者阅读新闻的数量,免不了对客户过分赞美,以至于违背真实,弄出虚假报道误导消费者。
  创建一个媒体品牌需要很长时间,“消费”一个媒体品牌则是悄如流沙,毁掉一个媒体品牌也许就是一瞬间。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媒体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正在不断“消费”自己曾引以为傲的媒体品牌,同时也在为自己的职场“挖坑”。这样的媒体势必会被媒体融合转型的大潮冲走。
  应该猛醒了,传统媒体需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作为来拯救自己,如此肆意“消费”媒体品牌,吃老本,总有会走到“山穷水尽”的一天。 (作者单位:山西日报报业集团)

郑彩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9-23期

  • 第2019-09-22期

  • 第2019-09-21期

  • 第2019-09-20期

  • 第2019-09-19期

  • 第2019-09-18期

  • 第2019-09-17期

  • 第2019-09-13期

  • 第2019-09-12期

  • 第2019-09-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