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档案是医院从事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设备采购、基础建设以及行政管理等一切活动中直接形成的,经归档处理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的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愈加凸显,而且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会对医院改革发展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本文就新时代医院档案的特点、加强新时代医院档案工作的必要性和思路作以探讨。
一、新时代医院档案的特点
1.医院档案是实现“全民健康战略”的母资源。医院档案信息是建立在医院运行和众多患者就医信息基础上形成的,涉及千家万户,是构成国家实现“全民健康战略”母资源的组成部分。如出生医学证明档案,承载了新增人口的社会学信息与医学信息,为国家开展人口问题前瞻性、战略性和策略性研究,以及调控生育政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撑。还有病历档案、健康档案、病理切片、实验数据等,都构成重要的“全民健康战略”母资源。此外,还有医学研究、学术成就、关键技术、实践体会等。
2.医院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凭证性、法律性。医院档案如:病历档案、病理切片、实验数据等,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科学研究、医疗安全防范等过程中,都有无可替代的凭证和法律作用。还有一些图片、录音、荣誉等同样体现出这些特点。再如,各种文字、实证材料等也具有这些特点,为历年高校及省级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评审,全国文明单位评审及复审,省和国家级敬老文明号、省和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和巾帼文明岗评审及复审,院史馆布展以及音视频宣传品制作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医院档案面广、点多、庞大而复杂。面对复杂的医疗环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疾病谱的改变、医患配置的不合理、临床专业的细分、不可预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医师的多点执业,使医疗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医院档案面广、点多、庞大、复杂的特点。
二、新时代加强医院档案工作的必要性
1.医院档案是医院历史的原始记忆。医院档案不仅反映了医院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是医院成长的见证者。它蕴含了丰富的医院文化,包含了整个医院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它从不同角度客观反映了医院各个历史时期、不同背景下的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医院档案是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在医院改革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2.医院档案是宣传教育的活教材。医院档案全面反映医院发展壮大全过程,凝聚着无数仁人志士、医学先辈的智慧光芒、思想火花、学术成就,记录着他们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为追寻医学真理所做出的贡献,见证了医院发展所经历的艰难曲折和他们为医学事业献身的光辉历程,这些资料都是鲜活的第一手资料,睹物思人,当这些携带着历史文化的详实的文字、图片、实物以及有声音视频资料一同展现出来的时候,教育和宣传的作用不言而喻。
3.医院档案是医院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依据。医院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类别的档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是医院进行宏观决策与微观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为领导科学决策,合理规划提供可靠依据,为临床、教学、科研、基础建设、设备维修提供参考依据、准确数据、生物标本、实验数据等各种服务,是维护医患权益的法律依据。医院档案关系到医院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实现健康中国梦的征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新时代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思路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网络。一是积极争取医院领导的支持,将医院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医院管理同部署、同规划。二是健全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加强对档案工作组织领导,按照统一领导原则,实行一把手直接分管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第二,加强硬件建设,提供必要条件。建立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档案标准库房;配备必备的专业用具;安装安全设施,为档案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抓好前端控制,规范档案管理各环节。加强业务指导,提高归档质量,确保档案完整、齐全。二是加强档案法制建设,认真组织学习《档案法》《山西省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职工中树立档案法律意识,增强档案安全责任,正确处理好安全和利用的关系。
第四,抓好档案利用,服务医院管理。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利用,档案工作者应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主动服务医院中心工作,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服务。积极探索档案信息化新方法,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结合现有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数据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跨院区、跨地区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
第五,打造新型档案人才队伍。针对医院档案特点,遴选一批热爱档案事业,责任心强、爱岗敬业,有志于档案事业的青年优秀人才,充实到档案管理队伍中来,鼓励他们建功立业、岗位成才,以此推动医院档案事业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张刚 赵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