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16日,舞蹈史诗《黄河》在山西大剧院进行全国首演。9月21日起,舞蹈史诗《黄河》在晋中大剧院启动全国巡演。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河水汤汤,其实磅礴;黄河文明,亘古绵长,延续了数千年。上世纪《黄河三部曲》让黄河风情风靡全国,今天,《黄河》首开舞蹈史诗先河,再为山西舞蹈艺术添上一段佳话。
生生不息的“黄河”精神
一位哺育了黄河儿女的母亲,在舞台上用舞蹈语汇讲述了她的爱与情怀。李祎然一个人在舞台上用八分半时间舞完的《黄河摇篮曲》,是舞蹈史诗《黄河》里最柔软的一部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由男演员来展现黄河的勇往直前、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概,当然,这些男演员也是中国舞蹈届最优秀之所在,高健、杨文艺、刘鹏翔、冯超,每一个人的名字在舞台上都会闪光。
这样一群卓越的演员在著名编导张继钢的带领下,发挥了最大的潜能,成就了卓越的舞蹈史诗《黄河》。
“《黄河》既是黄河歌舞艺术的历史传承,更以国际化的眼光,站在广阔的历史时空,通过表现黄河文化的沧桑巨变,体现出文化的力量、生命的状态和社会的变革。”张继钢说,“我希望《黄河》比我的生命更长久,希望她一百年后还在演,就像现在全世界的交响乐团都在演奏《黄河》一样……”
张继钢是舞台艺术的金字招牌,三天的首演座无虚席,一票难求,还有来自上海的观众因买不到票而遗憾返程。还有香港的观众专程来太原观看首演。张继钢说:“当年《黄河儿女情》在香港演出的时候,就曾轰动香江,相信十多年之后的《黄河》再次在东方之珠上演的时候,一定会给香港带去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气息’……”。
从黄河出发走向全国全世界
7年前,张继钢收到了时任山西省歌舞剧院院长成团生的一封信,信中写道“……近十几年来,您先后为家乡创作了舞剧《一把酸枣》,说唱剧《解放》和舞剧《千手观音》,为山西赢得了巨大荣誉!家乡人民感谢您!伴随着这些剧目在国内外的强烈反响,演出这些剧目的单位也是风生水起风光无限好啊!作为省歌一院之长的我,看见人家门庭若市,自家门可罗雀,心中憋屈的难受!苦啊!苦啊!实在不是个滋味!在这里,我代表全院的同志们,肯求您也帮帮我们!帮帮您的母团!帮帮省歌!让省歌也扬眉吐气,重振昔日的辉!……”
收到这封信后,张继钢眼泪不止。
山西省歌舞剧院是黄河歌舞艺术的摇篮。从12岁离开晋中榆次来到省歌,是省歌让张继钢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并让他在舞蹈界崭露头角。1986年,张继钢编导的舞蹈《元宵夜》获得全国比赛大奖,次年,只有29岁的张继钢担任主创之一的《黄河儿女情》风靡全中国,开创了“黄河歌舞艺术流派”。
后来张继钢在北京舞蹈学院系统地学习了编导专业课程,并留在了北京。他曾担任多部舞剧的总导演,并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残奥会开闭幕式执行总导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总导演。无论张继钢在艺术上的成就有多高,张继钢在心中永远感恩山西、感恩山西歌舞剧院。
为“黄河”归来回馈桑梓情怀
2018年5月,张继钢在晋中大剧院郑重宣布要为母团山西省歌舞剧院创排舞蹈史诗《黄河》。
2018年11月,《黄河》正式启动创作。
2019年2月14日,《黄河》在山西省歌舞剧院排练室正式开始排练。
在张继钢心中,“黄河”是他遇到的历史跨度最长、内容包罗万象的题材,也是最能体现他美学思想的题材。
他怎样来呈现心中的黄河呢?
在三百多天的打磨下,舞蹈史诗《黄河》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以“生命之河,英雄之河,精神之河”立意,以宏大的视野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反映黄河儿女迎接大自然挑战的生命意识、誓死抵御外侵的民族精神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勇往直前的情怀。张继钢带领团队努力寻找“黄河”的“源”和“魂”,以交响式的舞蹈语言,全方位、立体化的视觉冲击,深入人心的史诗品格和独特的音乐,展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给观众带来气势恢宏的“沉浸式”情感体验。
在一百分钟演出时间中,大幕拉开,“九曲黄河万里沙”直接把观众带到黄河黄的世界中,当高亢激荡的《保卫黄河》响起,当温暖幸福的《春节序曲》飘扬,当《我和我的祖国》响彻剧场时,观众无数次报以动情的掌声。演员的精湛表演、完美的灯光设计、超乎想象的舞台呈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张继钢回馈给山西、回馈给山西省歌舞剧院的桑梓情怀。
本报记者 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