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人文视野

实名制购票:《又见平遥》传递诚信佳话

  经历从旅游演艺到文化品牌的品质提升,从品牌项目到晋中新地标的品牌跨越后,9月24日,已是一票难求的《又见平遥》为确保品牌长远健康发展,全面推出实名制购票、人脸识别检票模式。这也是《又见平遥》演出六年多来的又一次勇于突破的创新。
  2013年2月18日,国内首家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顺利开演。它从室外实景演出走向室内情境体验的“体验式灵魂穿越之旅”,立即在全国演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内容呈现上,《又见平遥》展示了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在理念呈现上,《又见平遥》则体现了传统晋商沿袭至今的一种诚信佳话和文化自信。
  作为一台高品质的演艺剧目,《又见平遥》从一开始就紧紧锁定来平、来晋游客,构建游客品牌接触点,以创新的“全民营销”模式,建立品牌与游客的渠道,短期内便找到了适应这一演艺项目的品牌发展之路。近年来,随着演出的巨大成功,《又见平遥》也到了一票难求的境地。
  为了更好适应消费手段智能化的需求,也为了从根本上维护广大游客的切身利益,《又见平遥》运营方经过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决定推出“全网实名制购票观演”模式,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检票。
  这次“实名制购票观演模式”是《又见平遥》在“全民营销”基础上,升级换代并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举措,将有效遏制囤票和票价不稳等一些不和谐现象。该模式的推出,将再一次疏通品牌和游客的渠道,“全民营销”模式的推广效能也将再一次得到释放,极大地调动宾馆、客栈、导游等一线旅游从业人员的推广积极性。很多分销商都表示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又见平遥》的发展与创新。
  新的模式下,游客观看《又见平遥》,将直接凭本人有效身份证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即可入场观演,不再需要兑换纸质门票。对此,游客体验之后好评如潮。“这就像坐高铁一样,不用纸质票了,直接刷身份证就能进场,很方便快捷。”一位刚刚检票入场的小姑娘满是欢喜。
  《又见平遥》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大清末年,平遥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带着272名镖师,前往沙俄,保回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七年后,包括赵易硕在内的273人全部客死他乡,而王家血脉被成功救回。整部大剧,通过“镖师洗浴”、“灵魂回家”、“大院选妻”、“面舞”等一系列的精彩片段,凸显了平遥人的仁德、山西人的道义,及因为这种传统而阐发的悲壮情怀。

本报记者 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9-24期

  • 第2019-09-23期

  • 第2019-09-22期

  • 第2019-09-21期

  • 第2019-09-20期

  • 第2019-09-19期

  • 第2019-09-18期

  • 第2019-09-17期

  • 第2019-09-13期

  • 第2019-09-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